正文

在心靈最微妙的地方

一日就是一生 作者:意林雜志社


●  劉墉

許多年前,我應(yīng)美國水墨畫協(xié)會的邀請,擔任當年國際水墨畫展的全權(quán)主審。所謂“全權(quán)主審”,是整個畫展只由我一個人評審,入選不入選,得獎不得獎,全憑我一句話。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尊重主審,一方面是避免許多評審“品味”相左,最后反而是“中間地帶”的作品得獎。不如每屆展覽請一位不同風格的主審,使各種風格的作品,總有獲得青睞的機會。那天評審,我準備了一些小貼紙,先為自己“屬意”的作品貼上,再斟酌著刪除。

評審完畢,主辦單位請我吃飯,再由原來接我的女士送我回家。晚上,她一邊開車,一面笑著問:“對不起!劉教授,不知能不能問一個問題。沒有任何意思,我只是想知道,為什么那幅有紅色巖石和一群小鳥的畫,您先貼了標簽,后來又拿掉了呢?”

“那張畫確實不錯,只是我覺得筆觸硬了一點,名額有限,只好……”我說,又笑笑,“你認識這位畫家嗎?”

“認識!”她說,“是我!”

不知為什么,我的臉一下子紅了。她是水墨畫協(xié)會的負責人之一,而且從頭到尾跟著我,她只要事先給我一點點暗示,說那是她的畫,我即使再客觀,都可能受到影響,起碼,最后落選的不會是她。一直到今天,十年了,我都忘不了她。雖然我一點都沒錯,卻覺得欠了她。

三個故事說完了。從世俗的角度看,那教授是笨蛋、那影協(xié)的先生是混蛋、那水墨畫協(xié)會的女士是蠢蛋。但是,在我心中,他們都是最真實的人。在這個平凡的世界,我們需要的,不見得是英雄、偉人,而是這種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可以不忠于世俗,卻無負于自己良心的人。每次在我評斷一件事或一個人之前,都會想到這三個故事,他們教了我許多,他們教我用“眼”看,也用“心”看。當我看到心靈最微妙的地方時,常會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