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實用心理學(xué)頂尖大師威廉·詹姆斯的解釋:“如果你不開心,那么,能變得開心的唯一辦法是開心地坐直身體,并裝作很開心的樣子說話及?動?!?/p>
我們可以通過行為來改善情緒。一位女士就通過行為改善情緒的方式,使自己在工作中獲得了快樂。她說道:我的辦公室里有4位速記員,每個人都被分派處理某些特定稿件。有時候,我們會被那堆信件搞得頭昏腦漲。一天,某部門的助理堅持要我把一封長信重新打出來,我不愿意。我告訴他,信根本不用重打,只要把錯別字改正過來就可以。他卻說,如果我不打,他照樣可以找到人去做!我真氣壞了,但不得不重新打字,因為我想到有一個人會趁機取代這個工作,而且公司是付了錢要我工作的。于是我覺得好受些,只好假裝自己喜歡這份工作——雖然只是假裝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我真的就多少有點喜歡它了。后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喜歡上了這份工作,一旦喜歡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這種新的工作態(tài)度,使大家認為我是個好職員。后來,某部門主管需要一名私人秘書,就選上了我——因為他說,我總是高高興興地去做額外的工作!這種行為的改變所產(chǎn)生的力量,對我的職場前途影響很大。
當(dāng)你被負面情緒困擾,神經(jīng)緊繃,你雖然不能立即改變情緒,但是你可以做到改變行動。當(dāng)我們改變行動時,就能自覺改變情緒。
記住實用心理學(xué)頂尖大師威廉·詹姆斯的解釋:“如果你不開心,那么,能變得開心的唯一辦法是開心地坐直身體,并裝作很開心的樣子說話及行動?!?/p>
這簡單的小方法真有效嗎?你自己去試試看吧!先在你的臉上堆起一個大大的真誠的微笑,放松肩膀,深吸一口氣,再唱首歌。如果不會唱,就吹口哨,不會吹口哨的,就哼唱。很快地,你就會明白威廉·詹姆斯的意思——如果你的行為散發(fā)的是快樂,就不可能在心理上保持憂郁。體會了其中的真諦你的人生將會充滿快樂。
我們還可以通過語言來改善情緒。
交談時,我們可以從“身處其中的我”與“旁觀的我”的角度來描述自己。通常母親向孩子講述自己的感覺時,不會說“我生氣了”,而是說“媽媽生氣了”,不會說“我很傷心”,而是說“媽媽很傷心”。在這種情況下,母親使用的是“第三人稱”,她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對孩子講述了自己的感受,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描述自己,這樣的表述很客觀,更容易讓孩子了解她的心情和感受。
“我在憤怒面前不能自已了!”有一個女人這樣描述自己的情緒。在這種場景中有兩個我,一個身臨其境怒火中燒的我,一個旁觀的我。
“旁觀的我”以局外人的身份來觀察自己,評判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他與自己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距離,是以一種鳥瞰的方式來打量自己。與“身處其中的我”保持一定的距離,能夠更清楚地了解那個潛在的我,了解自己真實的情緒。
就激勵自我而言,心理上的積極暗示是非常重要的,“旁觀的我”更有利于改善情緒,它能幫助自己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