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晚年回鄉(xiāng),按照常理,該是直奔故居或者家族祠堂才是。安置完畢,接著應該打聽自己兒時伙伴,若還健在,再去逐一探訪。探訪結(jié)束,因為詩人是衣錦還鄉(xiāng),少不了還會大宴賓客一番??稍娙说购茫瑓s和村口孩童嬉笑起來。以詩人的年齡,做孩子的曾祖都不是問題,尚在垂髫之年的孩童又怎么可能認識詩人呢?
賀知章誓把惡作劇進行到底。詩人家在浙江紹興,長安在關中,口音相去甚遠。賀知章客居京都五十有余,整日耳濡目染,上朝奏事肯定以京師口音為準。如果詩人在逗弄孩童時,使用長安口音,孩子們就能一下子認為詩人來自異鄉(xiāng),并且因為詩人的年齡,而保有最基本的禮節(jié),不會輕言談笑的。
可是詩人偏偏用鄉(xiāng)音問詢。中國古代鄉(xiāng)野偏僻,人口不多,大多散落成雞犬相聞的小小村落。鄉(xiāng)親鄰里之間,多知根知底。詩人大概是用該村的方言,讓孩童們反復猜自己是誰吧。這可苦了孩子了,明明是自家口音,偏偏就是不認識,連聽都沒聽說過。孩子終于被逗樂了。那就“笑問客從何處來”吧。
這個時候,最開心的,其實是“眼花落井水底眠”的賀知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