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 “將軍”(4)

是名畫總會被偷的 作者:(美)愛德華·多爾尼克


維米爾生養(yǎng)了那么多的孩子,但他的職業(yè)生涯卻體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遠遠不像他的血脈繁衍那樣聲勢浩大。在其巔峰時期,維米爾是代夫特市最成功的藝術家之一,然而繪畫始終不能維持生計。同時期的畫家們每年大概要完成五十幅左右的作品,維米爾一年卻只能畫出兩三幅。繪畫每年僅能帶給他大概二百荷蘭盾,也就勉強趕得上一名水手的收入。終其一生,維米爾都在從事一份第二職業(yè)――藝術品掮客,事實證明兜售其他畫家的作品,遠比兜售他自己的作品來錢得多。

步入晚年之后,維米爾變得債臺高筑。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維米爾一幅作品也沒能賣出去,他變得“腐朽而又消沉”,這是他的妻子日后在一份申請破產(chǎn)的文書中寫下的原話,隨后維米爾“在一天半的時間里就由健康的活人變成了冰冷的尸體”。他享年四十三歲。

關于維米爾生平的其他部分,就都是零星的片段了。根據(jù)一位學者的研究成果,維米爾的祖父是個鐘表匠,誤入歧途干上了鑄造假幣的營生。警察來抓捕的時候,他設法搶先一步逃出了村子,而他的兩位同伙遭擒獲,最終被砍了頭。關于維米爾的職業(yè)生涯,人們的了解幾乎僅限于他的那些作品。他似乎只是給某些贊助人提供作品,而不是針對整個市場進行創(chuàng)作:一位名叫雅各布 迪休斯的印刷工竟然擁有十九幅維米爾的作品。(在這位印刷工去世后,他的這些藏品都被拍賣了,換算成現(xiàn)在的貨幣,平均每幅畫的拍賣價格約合五百美元。)

維米爾沒有留下日記,也沒有留下任何信件。他的個性、他的創(chuàng)作動機、他對于自己的藝術成就會有怎樣的判斷,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秘密。也許我們已經(jīng)知道他年輕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有些學者相信,在一幅叫做《老鴇》(The Procuress)的早期作品當中,維米爾筆下的一個人物其實就是他的自畫像。維米爾曾經(jīng)給一位比他年長的畫家做過六年學徒,這是為了滿足加入代夫特藝術行業(yè)公會所必需遵守的一項硬性規(guī)定,他是1653年加入這個行業(yè)公會的,那時他二十一歲。所以我們知道有人教過維米爾,但沒有人知道那個老師是誰。維米爾自己沒有帶過徒弟,沒有人知道是誰充當了維米爾的繪畫模特,不過有些歷史學家做過猜測,認為維米爾的妻子可能是《在敞開的窗戶下讀信的女郎》(Girl Reading a Letter at an Open Window)等幾幅作品中的人物原型,此外還有人認為,維米爾的某位已經(jīng)成年的女兒可能充當過《戴珍珠耳環(huán)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戴紅帽子的女孩》(Girl with a Red Hat)等多幅作品的模特。

“最最神秘的事情在于,”歷史學家保羅 約翰森曾經(jīng)寫道,“究竟是為什么,維米爾的作品根本不被人賞識,就那樣被埋沒了將近二百年?,F(xiàn)在他是個受到普遍擁戴的畫家,不客氣地說,維米爾比其他任何一位畫家都更受歡迎?!?/p>

從1675年去世,維米爾的作品一直遭受著冷落,直到1866年,一位名叫瑟奧菲爾 托勒的法國藝術評論家寫了三篇文章盛贊維米爾的作品,并將維米爾譽為“代夫特的斯芬克斯①”,托勒還以約合現(xiàn)在幾千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維米爾的多幅作品,其中包括《戴珍珠項鏈的女郎》(Woman with a Pearl Necklace)(現(xiàn)存放于柏林國立美術館)、《演奏會》(1990年在加德納博物館被偷走)、《坐在維基納爾琴② 邊上的年輕女士》(Young Woman Seated at a Virginal)以及《站在維基納爾琴邊上的年輕女士》(Young Woman Standing at a Virginal)(以上兩幅均被倫敦的英國國家藝術畫廊收藏)。維米爾對光線的敏銳把握,讓印象派畫家們心馳神醉,他們把維米爾看成印象派的先驅,他比他所生活的時代超前了兩百年。然而,就連維米爾的早期仰慕者當中最狂熱的那部分人,也無法預見到日后維米爾作品會觀者如潮,這些人為了看到維米爾繪畫作品的公開展覽,要排幾個小時的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