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眩暈》第二章(5)

眩暈 作者:(日)島田莊司


“對于這樣的說法,我持半信半疑的態(tài)度。誠然,日本人,不,應該說是講日語的人其大腦運作或許有可能與西方人的大腦運作有所不同,但要證明,數(shù)據(jù)遠遠不夠。你總是在數(shù)據(jù)不充足的情況下提出結論?!?/p>

“自然科學的進步模式,就是首先提出假設,然后通過實驗予以求證。但要在實驗的海洋里游弋,除了需要具備充沛的體力,還需要有驚人的耐性。可惜的是,每位學者的一生都很短暫,能夠隨心所欲做實驗的時間最多只有三十年而已。如果一開始虛構的假設弄錯了,那么三十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事實上,世界上各大學的研究所里虛度光陰的學者多得是。不過,也有提出過令大家頗感意外且引為笑談的假設,可是在一年內就用實驗加以證明的人。”

“確實有這種情況。譬如提出‘獲得性免疫耐受性’的弗蘭克?伯納特① ,學者有時還得靠運氣?!?/p>

“可惜沒見過諾貝爾獎頒發(fā)給同一個學者兩三次的情況,這也可以看出諾貝爾獎世俗的一面。但事實上,真的有人能連續(xù)多次獲得驚人的學術成就?!?/p>

“的確有這種人,他們已經(jīng)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天才了?!?/p>

“對于這種人,我們不能簡單地解釋他只是比普通人走運而已?!?/p>

“那么御手洗君,你認為天才是什么?”

“這個問題提得好!教授,我覺得自然科學領域里的天才,是那些與自然界精靈有交流能力的人,這或許是解釋天才的唯一答案了?!?/p>

“哦?!”

“自然界的精靈告訴他問題的正確答案,所以他對此深信不疑。他先有結論,然后慢慢尋找理由。所以,這種人與常人相比,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研究工作。也正因為如此,他可以三番兩次地把自然界的秘密泄露給人類世界?!?/p>

“泄露?就好像是人間的俊美青年被自然界的女神看中了似的。”

“自然科學這種東西,正確地說就是個神話世界?!?/p>

“那么精靈如何把資訊傳遞給人的呢?是通過耳語嗎?”

“不,應該有個接收訊息的透明箱子,箱子頂部裝著一盞燈。當擁有箱子的人提出某個假設時,如果這個假設是正確的話,這盞燈就會亮起?!?/p>

“如果你所言屬實的話,那么做研究將會是件很快樂的事?!?/p>

“但是只有天才才有這種箱子。很明顯,愛因斯坦就擁有這種箱子,所以他非常欽佩荷蘭的自然崇拜主義哲學家斯賓諾莎① ,這就是所謂的天才之間的惺惺相惜吧?!?/p>

“人的腦子的確是一件奇妙的東西,看起來非常脆弱,但實際上非常堅強。腦子的神經(jīng)細胞必須不斷地分解葡萄糖才能得以生存,所以只要切斷五分鐘的氧氣供應,腦子就壞死了?!?/p>

“對,以生存方式來說,它只能通過氧化葡萄糖來獲取能量,是一個略顯呆板和單調的器官?!?/p>

“也就是說,一旦失去氧氣、葡萄糖和能量,腦子就馬上完蛋了。但我聽朋友說過,有一名研究者將小老鼠的頭部與身體分離,讓頭部置于室溫環(huán)境下將近一個小時,然后又把它移植至大老鼠的腿根部,并接好血管。結果這名研究者的手指被小老鼠的嘴咬了一口?!?/p>

“哦!到這種程度,老鼠的腦子還在活動嗎?”

“為了做出撕咬的反射性動作,至少大腦的延腦部分還有必要繼續(xù)工作。也就是說,被認為相當脆弱的腦子,其實存在非常堅強的部分。要讓老鼠的腦子完全死亡,大概要將頭部切下放置兩個半小時才行?!?/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