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傳和虛構、私人觀察和社會評論、喜劇和悲劇、自我批評和殘忍諷刺,這種不尋常的混合使莫瑞蒂的影片不可歸類,也難以和其他人進行比較,這一點顯然困擾并挑戰(zhàn)了不甚敏銳的批評家和習慣了主流電影的觀眾。在《比安卡》公映期間,一位評論者宣稱,他拒絕再去看莫瑞蒂此前的影片(這也意味著他承認,這種先入為主的拒絕是基于莫瑞蒂的公共人格--或媒體為他畫出的肖像),他這樣評論:
沒有故事情節(jié),但這似乎就是莫瑞蒂的典型方式……影片中只有他自己,莫瑞蒂-米凱萊這個角色……(他)完全沒有進步。在我看來,他從頭至尾都只是圖解和說教,以至于2分鐘之后,任何人都可以替代莫瑞蒂,把影片引向那不幸的結尾。(Fini,1984,第165頁)
莫瑞蒂的影片不符合任何類型:譬如《比安卡》,某種程度上這是一部黑色片,但是--正如前引的評論所抱怨的--缺乏傳統(tǒng)的故事情節(jié)。另外,他所有的影片都是碎片式的,充滿了超現(xiàn)實的瞬間,并且完全集中在主角的身上。莫瑞蒂的前兩部影片《我行我素》和《失落的一代》通常被批評家說成是喜劇,但已經有一些勉為其難了;《金色的夢》被廣泛認為是莫瑞蒂制作自己的《八部半》的努力--而我們已經看到,這種看法很令人煩惱。除了一些重要的例外,批評家一般稱他的影片是“丑陋的”,缺乏提煉,拍攝和剪輯都很糟糕,指責它們是家庭自制影片而非專業(yè)產品。
莫瑞蒂的影片不符合類型片和主流制作的標準,也難以適合藝術電影的范疇,后者自1970年代起就發(fā)展出了自己的“類型”,以標準化的精良制作瞄準一個特定的(中產階級和受過教育的)觀眾群體。莫瑞蒂的電影從敘事和風格上看并沒有直接受惠于歐洲藝術電影的傳統(tǒng),此外,他也避開了當代藝術影片常用的制作和發(fā)行方法。
里諾?杰諾韋塞(Rino Genovese)用類似的措辭討論了莫瑞蒂作品歸類的問題,他建議將之解讀為“異類電影”(idiosyncratic cinema)--它的電影獨具一格,與世界上的其他的電影都不同(Genovese,1999)。根據(jù)這一界定,莫瑞蒂在世界電影圈中的孤獨也就是地平線的邊界,同時既是弱點也是他的強大所在。這位批評家還說,“莫瑞蒂為他的獨斷式嚴苛所必須付出的惟一代價,是影響力受到局限……莫瑞蒂的影片更多地是在談論意大利,談論一個意大利人在意大利的生活如同一次拷問和磨難”(Genovese,1999,第71頁)。確實,莫瑞蒂的影片說的都是意大利人物和當代意大利,它們在國外的成功也部分要歸功于這一特點--外國觀眾或許會欣賞他的影片,看著他所描繪的場景、他的姿態(tài)和身體語言而開懷大笑,部分就是因為它們顯得那么地“意大利”。但另一方面,莫瑞蒂的影片也確實在一個更普遍的層面上成功地向非意大利觀眾發(fā)言,因為其中有著現(xiàn)代性或更應該說是后現(xiàn)代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