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米凱萊?阿皮切拉
“傳記”(biography)和“自傳”(autobiography)這兩個術(shù)語首次被用于莫瑞蒂的電影,是在他的第一部標準長度影片《失落的一代》首映之后(Auty,1979,第170頁),隨即被用來指涉他此后的大部分影片,還被回溯至第一部超8毫米長片《我行我素》。同時,批評家們達成了共識,認為從自傳的視角看,莫瑞蒂的全部作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他在片中飾演自己的影片,以及他在片中為角色所替代的影片。第二個部分還可以再分為兩個子集:以米凱萊?阿皮切拉這個可謂是莫瑞蒂的另一個自我為主角的影片;以及在主人公和導演之間幾乎完全不存在聯(lián)系的影片。最后一個子集至今惟一的代表就是莫瑞蒂的影片《兒子的房間》,它與自傳問題沒太多關(guān)系,我們因此不會分析到它。在這一部分里,我們的注意力將放在所謂“阿皮切拉影片”上。
初看起來,這一影片群也是高度異質(zhì)化的:莫瑞蒂扮演著不同年齡和職業(yè)的男人,他是一個學生、一個電影工作者、一個教師、一個神父、一個政客、一個運動員。這種角色的多樣性似乎意味著,他們是不同人而非同一個人的肖像。然而,就莫瑞蒂的影片中多次暗示到精神分析模式而言,“如果人們以‘自己為何人’為題寫出一篇可提綱挈領(lǐng)的故事,那么這故事將是重復性的。對弗洛伊德來說,重復是遺忘的一種最令人迷惑的形式”(Phillips,1994,第69頁)。因此悖論就在于,莫瑞蒂給我們的角色初看起來互不相同,但都與同一個綱領(lǐng)性的故事相聯(lián)系,這一事實正支持了他在影片中構(gòu)造的是個人真實自傳的觀點。譬如,所有的主人公都生活在類似的家庭環(huán)境中:他們盡管已經(jīng)成年,卻仍然要么與母親或雙親住在一起,要么是獨自一人。他們的感情生活總是混亂不堪:他們對自己出生的家庭愛恨交加。他們中的每一個也總是愛著一個女人(名字一般都叫西爾維婭,也就是莫瑞蒂的真實生活伴侶的名字),同時又不愿或不能接近她,或在她表達愛情的時候加以拒絕,《金色的夢》和《比安卡》中都發(fā)生了這樣的情形。進而言之,這些人大多可謂是理想主義者:他們想要改善社會,他們擁有或在尋求一種烏托邦觀點,他們在政治上很激進,他們又都經(jīng)歷了信仰的改變。此外,絕大部分的阿皮切拉們都以一種“電影方式”思考問題--他們的語言中充滿了取自電影的隱喻和措辭,他們非常關(guān)心意大利電影的現(xiàn)狀,他們的行為甚至時不時就像電影中的演員一樣,譬如在《失落的一代》中,米凱萊和女朋友說話的時候經(jīng)常使用“電影對白”。我們還可以在場面調(diào)度(mise-en-scène)中確認出這種連續(xù)性,譬如在《比安卡》和《彌撒結(jié)束了》中,米凱萊?阿皮切拉都住在頂樓公寓中,有一個種滿植物的大陽臺--很類似于《兩個四月》中南尼和西爾維婭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