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講,政府要去做市場上做不了的事——但要打一個注腳,很多市場做不了的事,不是它真做不了,是政府不讓做。現(xiàn)在的慈善事業(yè),暴露出很多不公平的狀況。未來中國有更多的人富裕之后,慈善事業(yè)會越來越多,但我們的體制環(huán)境不利于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我本人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包括茅于軾教授、吳敬璉教授、林毅夫教授,我們十幾個人,在三年前就做了一個富平基金,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幫助農民工的培訓;第二是資助農村的小額貸款,但至今沒有被注冊下來。
同樣的道理,在醫(yī)療體制改革問題上,我曾經說,政府有責任提供醫(yī)療保障,但沒有權力不讓私人辦醫(yī)院。如果允許私人辦醫(yī)院,政府花在醫(yī)療上的錢,就可以大大轉到低收入階層身上。因為高收入階層的人,會花高價到服務方便、不用排隊的醫(yī)院,這就把更多的醫(yī)療資源讓給了困難人群。而且,政府還可以向私立醫(yī)院征稅,進一步補貼困難人群。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而現(xiàn)在,看看北京,看看全國,越是好的醫(yī)院,越是把大部分的費用都花在一小部分有特殊地位、特殊關系的人身上。
一個嚴重的誤解:市場導致不平等
對于社會中的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現(xiàn)象,大部分人都很擔憂。但有人把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歸結為市場化改革,甚至有人認為,市場經濟的結果一定是貧富差距擴大。這是一種誤解。
從歷史上看,市場經濟使什么人受益最大?是富人嗎?不是,市場經濟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人。舉個簡單的例子,愛迪生發(fā)明了燈泡,給每個人都帶來便利。但燈泡的價值對富人來講要比窮人小,因為富人有錢,即使沒有燈泡,他可以點很多蠟燭,而窮人一根都買不起。再比如現(xiàn)在有了電視,每個人都可以看明星唱的歌、演的戲,而過去只有少數富有的人、皇宮貴族才能享受現(xiàn)場直播式的演出。汽車也這樣,過去富人可以坐轎子,現(xiàn)在每個人都可以有代步工具。所有新產品技術都是這樣。市場經濟最大的受益者是老百姓,不是特權階層。
再看中國改革的歷史。我1977年考上的大學,那時候全國總共招了28萬大學生,后來擴招可能到40萬。那時候,高中生中只有不到5%的人有機會上大學,這些人中,相當一部分是家庭出身不好、父母有歷史問題的,當兵去不了,招工去不了,沒有任何希望,只好在家里看書,結果趕上恢復高考,考上了大學。1980年代的城市個體戶,大部分是社會低層的群體。因為稍微有特權的人都去當兵了,去政府、國有企業(yè)工作了,而沒有特權、沒有關系的人怎么辦?只好自己撿破爛,擺攤賣點瓜子,結果反倒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