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介紹(1)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 作者:(墨)埃斯基韋爾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1989年出版時曾風行一時,隨后在西班牙、委內(nèi)瑞拉、智利、阿根廷等國出版。迄今為止,該書已被譯為40多種語言,銷量逾500萬冊。1992年由阿方索 阿雷奧搬上銀幕,在拉美國家上映時,觀眾空前踴躍,場場爆滿。在電影業(yè)高度發(fā)達的美國,甚至創(chuàng)造了當時外語片最高的票房紀錄。影片囊括了1992年墨西哥電影科學與藝術(shù)科學院Ariel電影獎所有獎項,并且榮膺包括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1993年)、英國學院獎最佳外語片(1993年)、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藝術(shù)貢獻獎在內(nèi)的十幾項國際性大獎。影片的上映,使作家名聲大振,購買原著的熱潮隨之掀起。在墨西哥,小說曾連續(xù)高居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達兩年之久。在阿根廷一國,小說曾連出9版。僅在美國,銷量就超過了200萬冊,并榮膺1994年美國青年圖書館服務協(xié)會年度圖書大獎(Winner of ALSA Best Books for Young Adults)。

小說出版后,迅速引起批評界和作家們的關(guān)注。墨西哥名作家古斯塔沃 賽因斯指出:“勞拉 埃斯基韋爾的《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標志著我們的文學在美國和世界所處的一個真正重要的時刻……這部小說使墨西哥作家贏得了任何一位美國、日本、德國及所有其他國家的作家一樣高的地位?!绷硪晃荒鞲缑铱逅?nbsp;富恩特斯也指出:“我們應該意識到,勞拉 埃斯基韋爾為我們開辟了空間,因為從這部小說起,其他國家的讀者更加熱情地尋找和閱讀墨西哥文學了。”墨西哥最重要的女作家艾萊娜 波尼亞托夫斯卡評論說:“在墨西哥文學的愁泉淚谷中,我從沒有見到過像《恰似水之于巧克力》這樣的作品……200多頁的沉重書稿壓在我的腿上,開始讀時心情不快,但從第15頁起,時間便迅速飛逝,讀完時禁不住要祝賀她、吻她,想認識她了……”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以近代墨西哥民主革命(1910―1917)兵荒馬亂的年代為背景、以佩德羅和蒂塔這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為主線,描述了一個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家族的衰敗史。寡婦家長艾萊娜獨斷專行,固守陳規(guī)陋習,以侍候她一輩子為借口不準三個女兒中的小女兒蒂塔出嫁。當?shù)偎娗榈呐宓铝_上門求婚時,艾萊娜嚴詞拒絕,但答應他可以和她的大女兒羅莎烏拉結(jié)婚。為了能接近蒂塔,佩德羅只好委曲求全,同意了這門婚事。在后來的日子里,佩德羅和蒂塔屢屢接觸甚至親近,以至發(fā)生了男女最親密的關(guān)系。羅莎烏拉看在眼中,氣在心里,多次和他們爭吵,卻無濟于事,終于患病死去。母親對蒂塔更是視為眼中釘,發(fā)現(xiàn)蒂塔一再違抗她的命令而大發(fā)雷霆,最后她被起義軍擊傷,不久后死去。佩德羅和蒂塔的婚姻障礙既已消失,有情人終于如愿結(jié)合。然而好景不長,正當二人盡情享受愛情的極度歡樂時,卻被他們自身引燃的烈火焚為灰燼。故事委婉動人,結(jié)局令人慨嘆。為了追求自由而純真的愛情,付出的代價竟然如此沉重。

作者以令人信服的描述無情暴露和鞭笞了20世紀初墨西哥殘存的扼殺人性的封建習俗,對不幸的年輕一代寄予深切的同情,同時從一個側(cè)面暴露了墨西哥革命的缺憾及其為平民百姓帶來的災難。

在表現(xiàn)手法上,小說具有下面幾個突出特點:

一、不同于一般的構(gòu)建方式。作品最初以連載小說發(fā)表。全書共12章,分別以12個月份作為標題。每章均以一道菜的菜譜開篇。除了第六章介紹火柴的制作方法外,其他各章均介紹一種菜肴或糕點。每一章都從烹調(diào)的工序?qū)懫穑缓蠛茏匀坏剞D(zhuǎn)向故事情節(jié)。小說的大部分情節(jié)都與廚房、烹調(diào)和菜肴密切相關(guān)。佩德羅和蒂塔在廚房里親近,羅莎烏拉在廚房里和蒂塔爭吵,艾萊娜媽媽去廚房恐嚇蒂塔,客人們吃了飯菜后嘔吐成河,蒂塔烹調(diào)時弄出的聲音激發(fā)了佩德羅的本能,如此等等。廚房是作品故事的主要源泉和中心。廚房總是給人一種親切感,從廚房和烹制菜肴講起的故事自然也會讓人備感親切。作者以這樣的結(jié)構(gòu)形式寫小說,絕非偶然。正如前面所述,勞拉 埃斯基韋爾自幼在廚房里生活,不僅目睹母親和外祖母做飯,而且自己也動手幫助母親。是生活為她提供了創(chuàng)作素材和表現(xiàn)生活的藝術(shù)靈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