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jié)(1)

耶洗別之死 作者:(英)克里斯蒂安娜·布蘭德


考克瑞爾探長很久前就認識那個叫伯爾都亞的女孩。在北肯特郡,考克瑞爾探長認識幾乎所有的顯貴人物。她再次引起他的注意,是因為戰(zhàn)爭初期一場不幸的自殺。那時他正在倫敦因私人問題而進行一些不緊要的調查。他厭惡倫敦的忙碌,那些庸庸碌碌、疲于奔命的人們甚至沒有時間用肘戳戳他們的鄰居,說: 看,那就是可怕的老頭 考克瑞爾探長。

不過他現在正在倫敦,坐在伯爾都亞·柯爾克的沙發(fā)床沿上,用被煙堿染得變色的手指為自己卷一支煙,然后,凝視著伯爾都亞。他有雙冷冷的、棕色的、明亮的小眼睛 像一只麻雀,被困在它所厭惡的窄小破舊的鄉(xiāng)間花園里。 我恰好剛剛到達倫敦,接到你的信就趕過來了,發(fā)生了什么? 他的聲音仿佛在暗示,縱然是如此的困境之中,亦會有些好事發(fā)生。他吐出一口煙,用他棕色的瘦手輕揮了幾下,煙就消散了。

我在報紙上看到你來倫敦參加什么會議,考克瑞爾,所以我鼓起勇氣給你打了電話,我希望你不要介意。

我告訴過你我不會介意的, 他用一種失去耐心的口吻說道, 現在你可以告訴我,到底是什么讓你如此憂慮了吧? 但她只是蜷坐在扶手椅上,像一只幼小的、被遺棄的貓。她讓他想起了她美麗的母親 他由衷希望她沒有長成如此一個傻子。他勉強擠出一絲冷淡的笑容, 行了,別管我了,誰都知道我就是這種脾氣,那么,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孩子?

于是伯爾都亞便給他講了關于慶典的一切;關于在樂土的有關節(jié)目安排的討論:關于 親愛的媽咪 和白癡 不,是伯池利小姐;關于波特先生、厄爾·安德森,還有那可怕的事關謀殺的威脅。 您覺得我只是在犯傻嗎,考克瑞爾,還是覺得真的會有事發(fā)生?

我猜這兩種可能性各占一半。 考克瑞爾說著,望著一縷煙裊裊地穿過指縫,繞出美妙的曲線。他的語氣中沒有一丁點兒裝腔作勢的成分, 可能是一個所謂的 玩笑 ,殘忍的 玩笑 ,他的目的很可能并不只是想嚇唬你們一下。而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正在策劃一場謀殺 特別是仇殺,我絲毫不懷疑他想把他的計劃預告給他的犧牲品。那種突如其來的死亡對他來說似還不夠,他想看到他的小犧牲品受到折磨,這是復仇的一部分。

或者說,他在創(chuàng)造一種 公平 ?

好了,窗外是英格蘭的美景, 考克瑞爾干巴巴地說道, 槍不打笨鳥,對不對?

我們可憐的小伯爾都亞是只什么鳥呢,笛鸻 ?他想著這樣的一番光景:一只小母鳥沒精打采地趴在窩里,有一身又軟又亮的絨毛,可愛的腦袋懶洋洋地耷拉在脖子上。

如果我沒把紙條扔掉就好了, 伯爾都亞歉然說道, 但厄爾說伊莎貝爾把她收到的那張紙條扔進了下水道,所以我也該這樣做,否則看起來會很傻,當然,看起來他也收到了一張。

你們沒聽說別人也收到了這種紙條?

沒有。只有伊莎貝爾、厄爾·安德森,還有我。 她怏怏不樂地補充道, 當然了,考克瑞爾,你認識約翰尼的。

考克瑞爾想起了那篇新聞被夾在戰(zhàn)時新聞的縫隙中,在粗制濫造的紙上印著的簡短、嘩眾取寵的標題: 妙齡少女背叛愛情,年輕軍官飲恨自盡。 后面還附了驗尸官的評論: 是愛人的背叛讓這個優(yōu)秀的年輕軍官走向滅亡。 文章還充斥著約翰尼的孿生兄弟的深切哀思。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直到 二戰(zhàn) 爆發(fā),約翰尼不顧家人反對,一意孤行返回英國、投身戰(zhàn)場。他的兄弟姐妹和父親都堅持認為日軍遲早會占領馬來群島,他們的責任應該是共同面對家庭所面臨的威脅。但是時局不容約翰尼猶豫,他一個人來到英國,而他的家人則選擇固守在他們的家鄉(xiāng)。結果證明了他們的預感,一切對戰(zhàn)爭的可怕預言都一一實現,他們?yōu)榱吮Pl(wèi)自己的土地而抗爭,但約翰尼卻沒有能夠逃過自己的心魔 他親手將自己推向萬丈深淵

妙齡少女背叛愛情,年輕軍官飲恨自盡。 考克瑞爾念著,帶著罕見的溫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