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徹和李編劇的“逮捕兇手”(1945)可以看做是《九尾怪貓》的前驅(qū)作品。曼哈頓出現(xiàn)一夜晚用刀子劃傷年輕女性手腕和面部的瘋子。最后一名女子在迷宮中被襲擊,埃勒里和警察守住了唯一的出口。但令人不解的是迷宮中沒有人具備成為兇手的條件。
同樣由二人編劇的“幻影”(1946)和康奈爾?伍爾里奇的《后窗》類似。妮奇向埃勒里宣稱她在晚上目擊對街辦公室里的一樁謀殺,可是檢查那處辦公室卻沒有發(fā)現(xiàn)尸體或者任何打斗的痕跡。
無論是丹奈和李創(chuàng)作的劇本,還是布徹和李合作的產(chǎn)物,它們都很遵循公平競爭的原則,給予讀者充分的解謎線索,但是謎團又很巧妙使得大部分聽眾無法挑戰(zhàn)成功。只是廣播劇劇本只有極少數(shù)由奎因改編成小說,或是重新刊登在《EQMM》上。不過今年美國將出版一本奎因廣播劇劇本精選集,或許能一窺其中魅力。
好萊塢遭遇滑鐵盧
丹奈和李在30年代后期曾經(jīng)為哥倫比亞、派拉蒙和米高梅做過編劇??墒牵麄兊拇蟛糠址桨付急皇唛w,沒有拍成電影。三四十年代正是偵探劇大行其道之時,福爾摩斯、菲洛?萬斯、陳查理等相繼搬上銀幕,好萊塢也沒有理由不關(guān)注風頭正盛的埃勒里。其實,在1940年到1942年間就有7部奎因電影上映。
首部奎因電影是由共和電影公司出品的“西班牙披肩之謎”(1935)。唐納德?庫克成為了第一個埃勒里的扮演者,庫克俊美的外貌使得導演為他增加了不少愛情戲。盡管小說中沒有出現(xiàn)理查德,但是電影中還是在開頭出現(xiàn)了一小段蓋伊?阿舍扮演的探長。雖然刪減了奎因的大塊情節(jié)以及埃勒里的大段推理,但是編劇阿爾伯特?德蒙德的改編較之大部分奎因改編電影顯得更接近原著。
雖然有很多不足,但是共和電影公司顯然還是借此吸引了不少觀眾,第二年它又出品了第二部改編電影《柑橘之謎》。這部電影幾乎難以看出是根據(jù)《中國橘子之謎》改編的,導演突出的不是離奇的倒置犯罪,而是埃迪?奎蘭本人。他扮演的埃勒里和小說形象差距甚遠,他的招牌是插科打諢、傻笑而不是推理演繹。也許是這部電影過于拙劣,在其后4年的時間里就再也沒有奎因電影上映了。
1940年開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制作了一系列奎因電影,由拉爾夫?貝拉米扮演埃勒里,查理?蓋普溫扮演理查德,瑪格麗特?林賽扮演妮奇,詹姆斯?伯克扮演巡官。這些作品都是松散的建立在奎因小說之上:
《大偵探埃勒里?奎因》(1940),基于小說《生死之門》;
《高級公寓之謎》(1941),據(jù)說基于廣播劇《三處刮痕》;
《埃勒里?奎因和完美的犯罪(1940),基于小說《惡魔的報酬》;
《埃勒里?奎因和謀殺環(huán)》(1941),基于小說《荷蘭鞋之謎》。
貝拉米離開之后,哥倫比亞公司選擇了威廉?高岡作為繼任者。三部高岡主演的均于1942年出品,分別是:
《千鈞一發(fā)》,故事來源于小說《龍牙》;
《孤注一擲》,據(jù)說基于短篇小說《樂善好施者》;
《敵方間諜遭遇埃勒里?奎因》,源自小說《希臘棺材之謎》。
奎因迷不必被那些改編原作的名字所迷惑,因為它們實在平庸無比。這些電影將原作的情節(jié)、人物改的支離破碎,只是案件稍有原作的影子,難以說是標準的改編作品。比如《大偵探埃勒里?奎因》,死者變成了體育大亨、家庭暴君約翰?布勞恩,他死在上鎖的書房中,喉嚨被切開了。作為裁紙刀的兇器不見了。房里的妮奇?波特是唯一的嫌疑犯,埃勒里堅信她是無辜的,決心解決這樁不可能犯罪。
和之前幾個奎因的扮演者不同,威廉?高岡扮演的埃勒里比貝拉米稍微好些,人物帶有某種憂郁的性格———沒有俏皮話,沒有插科打諢。電影不再包含鬧劇的成分,而且將場景設(shè)置在二次大戰(zhàn)時期,比如,在《敵方間諜遭遇埃勒里?奎因》中,埃勒里遭遇了一小隊納粹間諜。
其實在奎因的小說中,萊特鎮(zhèn)系列小說具有很多適合改編電影的元素,可惜的是沒有哪部好萊塢奎因影片是有關(guān)萊特鎮(zhèn)的。此后直到1972年奎因作品才再次被搬上銀幕,而且基于萊特鎮(zhèn)小說《十日驚奇》改編而成。這部同名電影由法國和意大利合拍,場景變成了法國,甚至偵探也變成了哲學教授保羅?羅杰斯,但是電影整體較為忠實原著小說。奧森?威爾斯扮演的西奧多?范霍恩喜怒無常,不像是主角倒像是反角。安東尼?帕金森扮演的繼子(小說中的親子霍華德在電影中變成了繼子)倒是與之相應(yīng),非常神經(jīng)質(zhì)。里維斯評價這部電影說:“在整整100分鐘里強迫我們?nèi)淌苤玖拥南笳魇址?,此外別無?物,除了皮柯里的表演以外沒有一點人性化。我覺得這部電影難以忍受,好像卡萊爾所說他讀可蘭經(jīng)的那般感覺,我無法把它推薦給任何奎因迷,除了那些也許希望借此遠離塵世的觀眾?!?/p>
和兩位作者在好萊塢無所建樹的情形一樣,埃勒里的電影也同樣遭遇滑鐵盧。丹奈甚至表示,如果晚上他正在看電視而一部奎因電影上演了,他會鉆到被窩里面去。影評家湯姆?托蘭也同樣指出:“他們既沒有設(shè)法將小說中富于才氣的情節(jié)轉(zhuǎn)變成電影,也沒有試圖塑造一個值得紀念的銀幕形象;這些電影觀眾———特別是那些埃勒里?奎因迷———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堆二流電影。”
此外,日本松竹電影公司曾經(jīng)在1979年基于奎因的《兇鎮(zhèn)》拍攝過一部電影。這部名為《三封沒有送達的信》(配達されない三通の手紙)的電影由導演過《砂器》等影片的野村芳太郎擔任監(jiān)督,主演是曾經(jīng)主演過《望鄉(xiāng)》等影片的栗原小卷。和《十日驚奇》類似,影片被設(shè)置在日本,偵探的名字也沒有叫埃勒里?奎因,而是更名為羅伯特,不過情節(jié)仍然忠實于奎因的原著,并且獲得當年日本學院獎和電影旬報獎(都是女配角獎,獲獎?wù)邽樾〈ㄕ嬗擅溃?。該片首映式時,丹奈還專程趕到日本出席儀式。
奎因進軍電視劇
40年代后,黑白電視廣為發(fā)展。有關(guān)于埃勒里?奎因的創(chuàng)作也逐漸向這個領(lǐng)域延伸。
1950年10月第一部奎因系列電視片《埃勒里?奎因冒險史》在美國杜蒙電視臺首播。理查德?哈特成為第一位在電視片中扮演埃勒里的演員。他身材魁梧,喜愛運動,留著不大相配的八字胡,弗洛恩茲?艾姆斯扮演他的父親。1951年1月,因哈特突發(fā)心臟病去世,李?鮑曼接替了他的角色。該片反映不錯,還贏得了《電視指南》雜志1950年最佳偵探電視獎。
第二部《埃勒里?奎因冒險史》(后更名為《神秘事件是我的職業(yè)》)系列片在1955年由幾家電視臺聯(lián)合拍攝并在不同電視臺同時播出,包括了32集30分鐘電視片,休?馬洛扮演埃勒里,艾姆斯繼續(xù)扮演老奎因,夏洛特?凱因扮演妮奇?波特。馬洛和凱因早些時候曾在廣播劇中扮演埃勒里和妮奇。演員都非常接近奎因迷對于小說的想象,但是劇本相當糟糕,視覺效果也很差。
第三部奎因電視系列片《埃勒里?奎因冒險史續(xù)篇》由阿爾伯特?馬克柯瑞擔任制片———這是50年代電視劇領(lǐng)域響當當?shù)拿帧?958年9月開始在NBC播出。喬治?納德出演埃勒里,這位1955年獲得金球獎的演員對于扮演埃勒里?奎因來說稍嫌年輕,表演也只能說差強人意。這個系列片中有好幾集改編自奎因小說,包括《玻璃村莊》、《王者已逝》、《十日驚奇》、《生死之門》、《九尾怪貓》和《雙倍,雙倍》。編劇刪除了《玻璃村莊》中的濃厚的反麥卡錫色彩,并用埃勒里?奎因代替了約翰尼?辛恩,但是保留了小說中大部分情節(jié)結(jié)構(gòu)。除了這集以外,其他的改變都非常糟糕。還有不少是改編自別的偵探作家小說的作品,同樣不能令人滿意。二十集之后,李?菲利浦接手了埃勒里的角色,他扮演的埃勒里是一個有意識有同情心的人。可是沒有挽回敗局,不久之后,這個系列就被所有理智的奎因迷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