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朝時期(公元1368年—1399年),今人的印象多是屠戮功臣,北征蒙古,金戈鐵馬,權(quán)謀厚黑。但有一件不容回避的史實,卻在歷史長河里被忽略了。
這個史實,是一組數(shù)字——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天下田8577623頃,戶10652804家,人口60545812人。國家歲入米麥合計32789800石,官倉儲糧71800000石,不計民間百姓儲量,亦可供全國官民支用3年。全國棉花總產(chǎn)量11803000余斤,果木種植總量10億株。全國各府縣共開塘堰4000987處,疏通河道4162處,修筑堤岸5048處。《明史·食貨志》如此評價這一時期:宇內(nèi)富庶,賦入盈羨,府縣倉儲甚豐,至紅腐不可食……
把眼光轉(zhuǎn)向中國封建社會前朝后世,縱向?qū)Ρ龋?00年后的清朝“康雍乾盛世”,耕地總數(shù)最高未超過600萬頃。前代被稱為“富宋”的北宋王朝,最高人口數(shù)字不過4500萬。大詩人杜甫無比追憶的“稻米流脂粟米白”的盛唐時代,國家糧稅總收入不過此時的三分之一……再橫向?qū)Ρ韧瑫r代的世界:根據(jù)英國學(xué)者李約瑟的記錄,14世紀歐洲人口的最高水平,僅為此時中國的四分之一,西歐列國的政府農(nóng)業(yè)稅總和,為此時中國的三十二分之一……
這樣的數(shù)字,只能用一個詞形容——國富民強。可以用這個詞形容的時代,是盛世——洪武盛世。
說洪武盛世,論權(quán)謀,解厚黑,總不計國計民生來得近,不妨細解下,如此驕人的“GDP”成就,究竟是如何締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