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功點頭:“陛下所言也是。順治十六年,我大清將士一舉攻克成都,先皇頒詔,在四川鄰近的陜西招民入川墾荒,卻遇‘吳三桂之亂’,時達七年有余,致使移民受挫。四川戰(zhàn)亂后,省府成都的全城人丁只剩七萬,一些州府的人丁十成只剩一二?!?/p>
康熙說:“吳三桂之亂是其原因,而朝廷的舉措實施乏力也是其因由。”
寧德功附和:“皇上圣明?!庇终f,“欲要巴蜀復蘇,人最為重要,只要有人,巴蜀復蘇是有望的。”
康熙問:“寧德功,你以為四川復蘇需多長時日?”
寧德功道:“恕臣直言,還得數(shù)十以至近百年,沒有上百萬移民填川,四川實難復蘇?!?/p>
康熙面露不悅。
寧德功見龍顏不快,后悔不該直言。又想,我主圣明,應該理解臣之實話實說。當年,張獻忠率眾入川稱帝,國號“大西”,定都成都,謂之“西京”,朝廷震怒。那時候,明軍濫殺、清軍濫斬、地方豪強亂奪、鄉(xiāng)村無賴殺人邀功、張獻忠殺戮清嫌;繼而是南明與清軍之戰(zhàn)、清剿吳三桂之戰(zhàn),四川成為慘絕人寰的戰(zhàn)亂之地。拱手道:
“皇上,天府元氣大傷,得下猛藥大補,移民大舉進川乃唯一大補之妙方。而要讓上百萬的移民進川,沒有長久時日是不行的。”
康熙面露不悅是因為寧德功說的是實言,他清楚,自他登基以來,歷經兵荒馬亂、刀光劍影的四川得以平息。一批批新任官員赴川走馬上任,在這些躊躇滿志的官員心中,四川不知是何等地廣土肥。而當他們到任之后才發(fā)現(xiàn),昔日的天府之國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滴跗吣?,四川巡撫張德地就向他上了奏折:受皇上派遣,臣趕赴飽受戰(zhàn)火摧殘的四川上任,決心一展宏圖,以不負圣恩。及至到任后,卻難建功業(yè)。天府之地滿目瘡痍,增賦無策,稅款難征,下臣局促不安,寢食俱廢。我等受皇上差遣,唯有精忠報國,效忠朝廷也。臣等終日思索,尋找良策,今斗膽向皇上進言,為復蘇四川大省,唯有招徠移民填川,墾土重建,別無其他良策。之后,他又接二連三接到溫、盧兩位朝臣和在川地方官員的類似奏章。他坐臥不安,猶豫難決。他猶豫是因義親王等大臣的強烈反對,義親王說得慷慨激昂,說是由朝廷頒詔移民填川史無前例,將會遺患無窮,花費巨大的錢財不說,還會出現(xiàn)諸多不可預料不可駕馭的困難,偌大的四川省是個填不滿的大窟窿,會要掏空朝廷庫銀的云云。而力主移民填川的溫、盧二卿的慷慨陳詞也在理,他們聲言,眼下四川最缺的是人,移民填川乃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唯有如此,巴蜀復蘇才能有望。他雙方的意見都聽,也擔心進川路遙,會有移民因盤費不濟,中途困厄,求助無門,率而為匪。他的這番猶豫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咳,這事不能再拖了,不能再議而不決了。此時里,寧德功的話更使他警醒,倍感事情的緊迫,說:
“朕也坐不住啊,頻召百官議事,下令朝臣獻策,已經在著手草擬‘填川詔’了,朕擬令湖廣、兩廣等外省移民大舉填川,同時,頒布其相應的鼓勵辦法。比如,凡愿意入川者,將其地畝給為永業(yè);貧民攜妻室子女入川者,準其入籍;對招民入川有功的官員給予升遷獎勵;移民墾荒六年后方征稅,滋生的人口永不加稅;移民進川者,由其原籍官員和四川官員共同移送核實、登記戶口、編入保甲,等等。你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