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理學的認知過程(1)

漫畫心理學 作者:王絮


神奇的知覺和錯覺

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中充滿了光波和聲波,但那并不是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你看到的不是光波,而是墻上的海報;你聽到的不是聲波,而是廣播中的音樂。感覺只是“演出”的開始,還需要更多的東西才能使刺激變得有意義和有趣,而最重要的是你能做出有效的反應。知覺就是人們將這些通過感官得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后所產生的對事物的整體認知。

知覺不同于感覺、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知覺是人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它的形成離不開過去知識經驗的參與,受到諸多心理特點的影響和制約。除此之外,語言也在知覺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知覺以感覺為基礎,但它不是個別感覺信息的簡單總和,而是按一定方式來整合個別的感覺信息,形成一定的結構,并根據個體的經驗來解釋由感覺提供的信息,它比個別感覺的簡單相加要復雜得多。

感覺是知覺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覺的前提和基礎;知覺則是感覺的深入和發(fā)展。但二者是人認識客觀事物的初級階段,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基礎。

知覺具有選擇性、理解性、整體性、恒常性和知覺適應五個特點。選擇性是我們在觀察兩歧圖形時常常會在不同的兩個圖形知覺中來回轉換;理解性是指我們對事物的知覺通常是和我們賦予它的意義聯系在一起的;整體性是指我們對物體整體的認識通常要快于對局部的認識;恒常性是指我們對所知覺到的物體能夠保持相當程度的穩(wěn)定性;知覺適應是指在刺激輸入變化的情況下,我們仍然能夠調整知覺,使其返回原來的狀態(tài)。

錯覺是知覺的特殊形式。當感知條件不佳、客觀刺激不清晰、視聽覺功能減退、強烈情緒影響、想象、暗示以及意識障礙等都會產生錯覺,常見的錯覺有大小錯覺、形狀和方向錯覺、形重錯覺、時間錯覺等。

不可思議的大腦記憶機制

記憶是大腦對外界輸入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記憶聯結著人們心里活動的過去和現在,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機能。根據心理傾向性和對記憶規(guī)律掌握的不同,人的記憶水平也就不同。

編碼、儲存和提取是記憶的三個基本過程。編碼是個體對外界信息進行形式轉換的過程,包括對外界信息進行反復的感知、思考、體驗和操作;儲存是把感知過的事物、體驗過的情感、做過的動作、思考過的問題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們的頭腦中;提取是指從長時記憶中查找已有信息的過程。

記憶是一個結構性的信息加工系統,由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構成。

感覺記憶是記憶的最初階段,大量的感覺信息在極短時間內會保存在此,之后會有少量信息因為受到注意而進入短時記憶,得到進一步加工。

短時記憶也稱操作記憶、工作記憶或電話號碼式記憶,是指信息一次呈現后,保持在1分鐘以內的記憶。短時記憶中信息保持的時間一般在0.5~18秒鐘,不超過1分鐘。一般人的短時記憶的廣度平均值為7±2個,與記憶材料的性質有關。短時記憶具有意識性。在短時記憶中,言語材料信息基本上以視覺形式進行編碼,動作和空間形象信息基本上以視覺形式進行編碼。

當短時記憶的內容經過復述、編碼后,就會進入長時記憶。長時記憶是指永久性的信息存貯,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終身,構成了個體對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識經驗。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fā)現,人們的遺忘是具有一定規(guī)律的: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遺忘的過程最初進展得很快,以后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并根據其實驗結果繪制成了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天馬行空的想象

人們的一種不可或缺的認知過程就是想象。普通心理學認為,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以形象性和新穎性為基本特點,具有預見、代替、補充知識經驗和調節(jié)機體生理活動過程的作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