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月星辰(5)

失蹤的上清寺 作者:羅渝


攀著黃桷樹和巖壁,回到南天門時,驚魂未定的潘天棒在向小敏夸張地描述那條死蛇,我悄悄地向老曾點了一下頭。

老曾埋怨我們:“我做蛇湯最拿手了,怎么不把死蛇拿出來看看?”但誰也不敢再下去了。

什么也沒有找到,但天棒卻很有成就感,非要帶小敏參觀山頂新修的玉皇殿。我和老曾借口累了不想走,在南天門等待。仔細講完洞里見到的一切,我拿出洞里取得的那一卷紙來,打開來是兩張,都是陳舊得發(fā)黃,可上面一個字也沒有。

我遞給老曾:“你認為這個會不會是線索?又是誰留下的?”

老曾接過仔細看:“有人可能在暗中幫我們,這張紙多半又是需要顯影的,不然啥子人會塞兩張空白的紙在那個石縫里面?這兩張紙只是微微有點濕潤,放進去的時間一定很短,那個人一定沒有走遠!”說完,老曾四處張望。

但是,南天門周圍以及下到慈航殿的陡坡上,卻一個人影也沒有。

是什么樣的人在悄悄給我們提供線索?是什么人打死了那條大蛇?他的目的是什么?

老曾打斷了我的思路:“你說那個支洞被水淹掉了,說不定這紙上會告訴我們啷個進去,一會回我家,研究一下這張紙,這個古洞一定有很不簡單的東西?!?/p>

我問:“你認為這個洞里面藏的是哪家的寶藏?”

老曾沉呤道:“‘洞藏墨寶唐宋時,廟滿香火云如煙’。如果藏的是唐宋墨寶,也許是當年香火旺的時候,文人墨客為老君洞題的吧?!?/p>

“古時候重慶這個地方偏遠,會有什么樣的大文人和畫家來過呢?”我問老曾。

如果不是唐宋時期的名人,就算找到墨寶,也不見得有價值。

“嘿嘿,你還不曉得哈,有很多大才子來過重慶的。唐朝時,李白寫‘思君不見下渝州’,宋朝時,蘇東坡和黃庭堅也在洪崖洞題過詩,只是后來被破壞了?!崩显粋€個地數(shù)起到過重慶的文人來。

我沒有聽進去,因為我突然想到一個念頭。一把抓起老曾的數(shù)碼相機,我打開那個在下面拍的洞口相片,仔細放大每個細節(jié),老曾詫異地看著我。

一個個細節(jié)和老曾所說的歷史串連起來,在我眼前不斷放大,我激動萬分:“老曾,我知道了,這里藏著的寶藏來歷不凡!”

[二十四]

我滔滔不絕地向老曾拋出我的一連串問題。

第一個,是牛的問題:

照片中,青牛頭像面向著長江對岸的重慶渝中區(qū),那是重慶古城所在地。為什么要讓這頭牛看著那個方向?按道教的習慣,雕塑的青牛身上,應該坐著老君,但這頭牛的主人卻不在,能不能理解成這頭牛在等他的主人?

古代君王也稱君,沒有老君的牛,難道意指沒有君王的臣?等待老君的牛,能否理解成等待君王的臣?

第二個,是洞上題字的問題:

洞口頂上“日月星辰”四個字非常奇怪,一般道家修行的洞,都直接寫洞名,這四個字有什么特殊寓意?“日月”為明,“星”指零落,“辰”與“臣”諧音,“日月星辰”會不會暗指明朝飄泊無依的臣子?

第三個,是寶藏用途的問題:

我們都相信這批藏寶圖是孔二小姐委托徐中齊派人尋找的,能讓孔二小姐看得上的寶藏豈能是一般的東西?古洞藏寶,如果價值不菲,出家道人藏大量珍寶來做什么?他想交給什么樣的主人?如果是一個明朝的大臣,收齊了大量寶藏,又出家在這里看護,他在重慶等待哪個君王?

“重慶歷史上,只有一個明朝皇帝與重慶關系密切,而且需要大量資金來復國,那就是建文帝!這批財寶是幫助建文帝復國的資產(chǎn)!”我下了一個驚天大結(jié)論。

老曾一拍大腿:“厲害啊,這么多年,我也在想這個洞的來歷,你的思路很有一套!”

我得意地補充:“建文帝出家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懸案,他在重慶到處留下痕跡,卻不能成為歷史學家認可的證據(jù),我們不僅能挖出一批無價珍寶,而且還能為中國歷史補上一頁,這可能就是小敏爺爺用玉經(jīng)換的至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