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曾說:“老羅這個分析有道理,牛角沱也是回水沱,這樣一串,就對上號了?!?/p>
潘天棒問道:“我也看過那塊石頭,光光的怎么藏寶呢?”
我提出觀點:“不要忘記這張紙背后寫的是‘特范桂周’四個字,交待的地圖也畫得非常清楚,這張藏寶圖的位置,是以四個莊園為出口的,只不過我們進不去。新給的線索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交待除了四個莊以外,其實還有其他入口!”
“正確!”老曾補充道:“從特園到周公館,都是靠著山壁的。這一帶防空洞四通八達,多半有洞到達下曾家?guī)r至牛角沱江邊一帶,紗帽石對著的山上,可能就有其他的防空洞入口!”
潘天棒被我們說服了:“分析一萬遍,不如走一趟。我們趕快搬家,搬完家就去看看嘛?!?/p>
[四十]
我背起老曾七十升的登山包,里面塞滿了裝備,沉得要命。潘天棒手上只有小敏的雙肩包,很得意地向我偷笑。小敏懷里則抱著一個隨身小包,估計里面裝的是失而復得的圖紙以及珍貴的打火機。老曾沒有忘記帶上書和衣物,用一個小登山包提著,順手反鎖了門,還一邊嘆氣:“鎖只能鎖君子,哪里防得了小人啊”。也許他下次再回來,家里還會更亂。
按照計劃,我們乘電梯下到五樓,向左邊的小道,進入劉一手的后門,然后再穿過火鍋大廳下樓。晚餐時間,用餐的人很多,服務員詫異地看著我們從后門進來,想為我們安排坐位,我們借口找人,飛快地下到火鍋館一樓出門,上了潘天棒的車。
上車后,潘天棒快速掉好車頭,駛向臨江門。今天街上的車出奇的多,讓我們有了一些安全感。潘天棒繞過了繁華的臨江門,沿著彎曲的盤山公路下到一號橋,又故意從窄窄的捍衛(wèi)路駛向山上。繞來繞去,終于駛到臨華大廈后面。
一路上,我們從車窗、后視鏡不斷打量周圍,沒有發(fā)現(xiàn)跟蹤者。
老曾住的是臨華大廈旁邊的一幢單位樓,修在半山腰上。已經(jīng)很陳舊的大樓,仍然顯得很高,平街層一進去是第九層,乘電梯再上升,到了老曾的第二個家。
家里很雜亂,地上和書柜都堆滿了書。房間不太寬,客廳能直接看到一間書房和兩間臥室的內(nèi)部。其中一間臥室里,堆著讓我們意外的東西:幾個舊的電臺收發(fā)報機和兩架飛機航模,墻上還掛著打野戰(zhàn)的裝備!原來老曾前幾年迷過電臺和航模,五十多歲時,還經(jīng)常和驢友一起打真人CS。潘天棒也是一個貪玩的人,看見這些東西眼睛都直了,強烈要求住那間臥室。
老曾把小敏安頓在相對整潔的書房里,把堆滿那些玩具的臥室讓給潘天棒,我則堅持睡在客廳沙發(fā)。
一方面,我確實不習慣和老曾同床;另一方面,卻是為了大家安全。老曾雖然練過功夫,但畢竟不如當年;小敏是一個女孩子,只能是被保護對像;潘天棒和我一起驢行過,上床五分鐘,會睡得像死豬一樣。
如果晚上有什么意外,我可能是唯一的警衛(wèi)。
潘天棒在冰箱里找到還沒有過期的方便面、方便飯,忙著給我們煮上,小敏很懂事在一邊給他幫忙。
老曾開始檢查登山包里的探洞裝備。我問他:“這幾天所有裝備都在包里面啊,你還在檢查什么呢?”
老曾說:“我要分裝成兩個小點的包,洞里背大包肯定不方便。另外還要加三樣東西:雄黃粉、蛇藥和登山杖。曾家?guī)r這個地方實際上是一座山,向江那一邊到處是雜草,又非常潮濕,很可能有蛇。對了,聽說這一片的防空洞里面,夏天有些地方積水很深,你們要做涉水的準備。”
我躊躇起來,今天上班,身上是襯衣和西褲,而且才買不久,如果真去鉆又潮又臟的野洞,這身衣服算是毀了。但如果找到入口,要我一個人在外等候,卻也不甘心,更不放心他們的安全。
小敏和潘天棒看出我的擔心,都哈哈笑起來。小敏還是上面黑背心,下身牛仔短褲的打扮,只是把頭發(fā)扎了起來,俏皮而利落;而潘天棒今天居然是一身休閑:上身T恤,下身短褲,穿的是涼鞋,手里還端著一把老曾臥室拿出來的M14電動狗。如果給潘天棒加上一副墨鏡,他就像是哈哈鏡里的施瓦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