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麟心中不安,終于親自行動,他帶兵要挾禁衛(wèi)兵將領(lǐng)慕容精,命他指揮禁兵殺掉慕容寶。慕容精嚴(yán)詞拒絕,慕容麟一怒之下殺掉慕容精出逃,投往丁零人的殘部躲藏起來(慕容垂滅掉丁零部以后將其部眾遷到了冀州一帶)。
慕容寶下令追尋慕容麟,不見下落,就著了慌。他的兒子清河王慕容會的援軍就在薊城,他怕慕容麟先下手奪了兵權(quán),去舊都龍城造反。越想越恐懼,就與慕容農(nóng)、慕容隆商量,離開中山,回保龍城。主意拿定,皇帝與親王們在第二天晚上就打開城門,前往薊城與慕容會會合。
清河王慕容會也不是盞省油的燈。慕容垂當(dāng)初因為喜歡這個孫子,對他委以重任,遺命慕容寶將來立慕容會為太子。慕容寶卻喜歡小兒子慕容策,又被長子慕容盛和慕容麟慫恿一番,違父命立了慕容策。慕容會因此懷恨在心,時時想著尋機報復(fù)。
慕容寶自己撞到他的槍口上,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首”。慕容寶隱隱感覺到慕容會謀反的意圖,卻晚了一步。慕容會趁慕容寶離開薊城休整之機,派他的同黨仇尼歸謀殺慕容寶的左膀右臂慕容農(nóng)和慕容隆。慕容隆當(dāng)場被殺,慕容農(nóng)身負(fù)重傷,卻能挾持仇尼歸,逃出城去。慕容會行事不干不凈,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企圖,慕容寶一面下令除掉慕容會,一面帶著數(shù)百輕騎兵飛奔到龍城,以龍城兵與慕容會對抗,慕容會抵擋不住,部眾潰散,被趕到了中山。
中山城雖然走了皇帝,卻因為參合陂的緣故,軍民依舊不投降。開封公慕容詳沒來得及追上大部隊,留在城中,陰差陽錯地成了城中的主將。慕容詳沒啥本事,卻靠著城中百姓的死戰(zhàn),守住了中山。慕容會逃到中山,也被他擊殺。
拓跋珪解除了中山的包圍,慕容詳?shù)靡馄饋?,干脆把北魏留在后燕的人質(zhì)拓跋觚給殺了,于后燕永康二年(公元397年)五月改元稱帝。慕容詳根本不是當(dāng)皇帝的料,他殺了后燕大族可足渾氏的車騎大將軍可足渾潭,又濫用刑罰,引起城中內(nèi)亂。慕容麟乘機帶著丁零部的軍隊殺入中山,斬了慕容詳,自己做皇帝。
慕容麟的皇帝只做了五個月,就成了“餓肚子”皇帝,中山城因為斷絕了一切外援(慕容詳先前已與慕容寶、拓跋珪兩方都鬧翻),沒東西吃了。慕容麟與拓跋珪屢戰(zhàn)不勝,再次逃出中山,投往鄴城。拓跋珪攻入中山,后燕的都城守了一年,落到北魏手中。
慕容麟是很不想去鄴城的,此時也顧不得顏面,放棄了皇帝的稱號,去鄴城向慕容德磕頭。北魏攻鄴的拓跋儀,得知拓跋珪取得中山,便乘勝進(jìn)攻鄴城,慕容德聽從慕容麟的建議,放棄鄴城,將城中部屬四萬戶遷往滑臺(今河南滑縣東)。慕容德前腳剛走,拓跋儀后腳就到,鄴城也就進(jìn)了北魏的版圖。拓跋儀繼續(xù)追趕燕軍,慕容德迅速渡過黃河,拓跋儀沒能追上。
另一個不敢去見慕容德的人,是慕容寶。他在龍城聽說拓跋珪撤軍,以為有機可乘,又要南伐。后燕經(jīng)過幾次變亂后內(nèi)部已經(jīng)千瘡百孔,慕容寶剛一出兵,就發(fā)生了兵變,慕容農(nóng)在內(nèi)亂中被殺,慕容寶與兒子慕容盛逃到薊城。
慕容垂的小舅子頓丘王蘭汗借著平定內(nèi)亂的機會,把持了龍城的大權(quán),請慕容寶回城。慕容寶不明蘭汗的底細(xì),“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硬著頭皮抄小路去投慕容德。走到黎陽,慕容德自稱燕王的消息傳來,慕容寶嚇得半死,掉轉(zhuǎn)馬頭就回龍城。
他滿以為蘭汗是他老爹的舅舅,又是他兒子慕容盛的岳父,應(yīng)該不會于己不利,孰料蘭汗正是策劃兵變的幕后罪魁,等著他來送死呢。龍城軍民都知道蘭汗將要作亂弒君,卻無可奈何。愚蠢的慕容寶,于是被蘭汗騙入城中殺害。
至此,后燕無論從名義還是事實上,都分成了南北兩塊。一種說法是,慕容寶死后,后燕就滅亡了,以后只有南燕和北燕。我個人更贊同較普遍的看法,后燕的歷史應(yīng)算到公元407年慕容熙被殺,北燕從那一年開始,而南燕,則該從慕容德398年稱王改制算起。
這一切,等講了涼州的事,再分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