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細閱讀《男人來自金星,女人來自火星》后,堅信人們是被男女關系搞累了,故而這類思想會被傳頌。
如果說男人與女人的戰(zhàn)爭一直存在,無法逾越彼此理解的鴻溝,我寧愿相信男人與女人的差別除了生理之外,更多集中在社會與性別文化上。本質上,他們都由四種不同的性格構成。任何一種單一技巧都無法覆蓋所有女性,自然也無法將所有男性一網打盡。
在修煉問題上,我從不敢妄自尊大,往自己臉上貼金。我從沒想過自己是修煉得不錯的主兒,自己有多少臭毛病心里還是有數的。像“無法堅持”這樣的毛病,早在幾年前就定了個目標和自己較勁,已然熬過;“亂開玩笑讓別人不爽”,讓旁邊的朋友抽自己耳光也不難改掉;唯一困難的是和自己憤怒的情緒作斗爭。我的老師給我講了很多偉人的故事激勵我,讓我制怒,我說:“我也知道憤怒挺沒風度的,挺掉價的,挺不儒雅的,但發(fā)火就是讓我感覺很爽怎么辦,有些王八蛋就是該罵?!?/p>
后來老師煞有其事地翻開一章《圣經》,戴起老花鏡讀了一段,我只記得:“人可以靠運氣改變生活,也可以靠堅持正確的原則改變生活。他們的區(qū)別是:前者超過了人的理解范圍,后者只要用正常智力就可以完成。改變需要有耐心的累積……”我聽著聽著就睡著了。老師看到我無藥可救,也就不搭理我了。
其實我沒睡著,在比較自己和周圍廣大的憤青、憤少和憤老們后,頓悟憤怒的種類逃脫不了以下三種,而這三種剛好歸屬于三種不同的性格,唯獨綠色的性格不在此列,幸福啊,平靜啊,羨慕啊!
“火先生”,性子急躁,發(fā)起脾氣來像陣狂風,但轉瞬即逝。所以他發(fā)脾氣的毛病是爆發(fā)頻率問題。通常,小小的不愉快便可引爆“火先生”怒氣大發(fā)(特別強調常見在紅+黃,少見在典型紅色),但是發(fā)得快,消得也快,他認為自己給別人所造成的傷害乃小事一樁,不足為道。他并沒看到問題不在于當下的脾氣所造成的后果。另外一個特征是他出口的瞬間就想停,開罵后總是覺得懊悔。
“怨先生”,從不大發(fā)脾氣,表面儒雅,謙謙君子。相反,他不露聲色,壓下怒火,暗度陳倉,殺人于無形,往往惦記著那個得罪自己的人或仇恨著這個不公平的社會,“怨先生”的憤怒在于持久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