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不叫日寇度長城(1)

梅花上將張自忠傳奇 作者:李萱華


二十二

“九一八”事變以后,由于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軍很快占領(lǐng)了東三省,并于1932年拼湊成立偽“滿洲國”。日本侵略野心,是要吞并全中國,所以1933年又把侵略目標,瞄準了與東三省毗鄰的熱河省。

1933年元旦之夜,日本突然出兵向天下第一關(guān)山海關(guān)攻擊。東北軍守軍何柱國敗退,山海關(guān)失陷,日本侵略者取得了進攻熱河的有利勢態(tài)。

國民政府一面發(fā)表《山海關(guān)事件宣言》,請求國聯(lián)制裁日本,一面制定了“以確保冀熱并鞏固平津為目的”的作戰(zhàn)計劃,將北方各軍及中央軍北上增援部隊編組為八個軍團:

第一軍團由于學忠第五十一軍及龐炳勛第四十軍組成。于學忠任總指揮,總兵力三、四萬人,集結(jié)于大沽、蘆臺,擬用于天津、大沽口、蘆臺一線;

第二軍團由商震第三十二軍和王以哲第五十七軍組成,商震任總指揮,兵力4.3萬人,集結(jié)于灤東、灤西,擬用于灤東及灤河防御;

第三軍團由二十九軍組成,宋哲元任總指揮,集結(jié)于三河、玉田、薊縣,擬用于凌南、義院口之線;

第四軍團由五十三軍組成,萬福麟任總指揮,兵力約4.3萬人;

第五軍團由五十五軍組成,湯玉麟任總指揮,兵力約三萬人,擬用于建平、赤峰之線;

第六軍團由孫殿英第四十一軍、馮占海第六十三軍、張作相第六十五軍組成,張作相任總指揮;

第七軍團由傅作義第五十九軍、李服膺第六十一軍組成,傅作義任總指揮,兵力三萬人;

第八軍團由何柱國第六十七軍、徐庭瑤第十七軍和肖之楚第二十六軍組成,兵力約六萬人,楊杰任總指揮(實則由徐庭瑤代)。

以上各部,統(tǒng)歸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長張學良調(diào)度指揮。

1933年2月21日,日本關(guān)東軍以第六、第八師、獨立混成第十四、第三十三旅和騎兵第四旅等部為主力,并糾集偽滿軍張海鵬等部約十萬人,在關(guān)東軍司令官藤信義指揮下,分兵三路進攻熱河,熱河省主席兼第五軍團總指揮湯玉麟部連同義勇軍不下十萬人或逃或降,一觸即潰,湯玉麟本人以200輛汽車裝運私產(chǎn)逃至天津。

3月4日,日軍先頭部隊僅128人不費一槍一彈,耀武揚威地占領(lǐng)了熱河省會承德。熱河在短短十余天里竟被日軍占領(lǐng)。舉國上下為之震驚與憤慨。

在輿論的壓力下,張學良被迫辭職,遺職由何應(yīng)欽代理。

這個時候,二十九軍已擴編為三個師。軍長宋哲元,副軍長秦德純,參謀長張維藩,總參議肖振瀛,第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轄第一○九旅旅長趙登禹,第一一○旅旅長王治邦;第三十八師師長張自忠,轄第一一二旅旅長黃維綱,第一一三旅旅長佟澤光;暫編第二師師長劉汝明,轄第一旅旅長李金田,另還有一個特務(wù)團,全軍約3.4萬人。但裝備還是很差,全軍只有野炮、山炮10余門,重機槍不過百挺,輕機槍每連只兩挺,步槍多為漢陽造、三八式,還有一些毛瑟槍和土槍,許多槍都沒有剌刀。按老傳統(tǒng),每一士兵有一把大刀。

1月10日,二十九軍各部奉命開赴通州、三河、玉田一帶集結(jié)待命,三十八師除第二二三團一、二營隨同宋哲元留在張家口外,其余部隊全部開拔。

這是張自忠第一次同日軍交鋒。他在陽泉召集三十八師營以上軍官開會,作戰(zhàn)前動員。他慷慨激昂地說:“日本人并沒有三頭六臂,只要我們?nèi)珖娒颀R心協(xié)力,與日寇拼命,就能將日寇打出中國去。國家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為國捐軀,重如泰山。”

他要部隊特別注意兩點:第一,與當?shù)乩习傩沾虺梢黄?,不動老百姓一草一木、;第二,?zhàn)斗中要節(jié)省子彈,不瞄準敵人不準開槍。

1月20日前后,二十九軍完成在通州一帶集結(jié)。華北當局對抵御日軍沒有具體作戰(zhàn)方案,二十九軍遲遲得不到具體指示。及至承德失陷后,華北當局才急急忙忙命二十九軍赴冷口策應(yīng)萬福麟部作戰(zhàn)。

宋哲元命張自忠為二十九軍前線總指揮,馮治安為副總指揮。全軍按三十七師、三十八師、暫二師序列向冷口推進。

不料此時萬福麟部已退到喜峰口,日軍跟蹤追來。鑒于敵情變化,華北當局又令二十九軍迅速趕至喜峰口阻敵,冷口防御交商震第三十二軍接替。

宋哲元即命趙登禹一○九旅先頭出發(fā),奔赴喜峰口,其余部隊跟進。準備策應(yīng)喜峰口作戰(zhàn)。

3月7日,張自忠與馮治安抵達遵化三屯營,這里距喜峰口30公里。張自忠便將前線指揮部設(shè)在這里。

前線指揮所住下以后,張自忠、馮治安、趙登禹等立即研究對敵作戰(zhàn)計劃。

張自忠對大家說:“我們二十九軍苦苦練兵是為了什么,為了作為一名中國軍人,保衛(wèi)祖國,英勇殺敵?,F(xiàn)在是我們報效祖國,誓雪國恥的時候到了。要打仗就難免會有犧牲,我認為人生在世總是要死的,打日寇為國犧牲是最光榮的。只要有一兵一卒,我們也要決心與日寇血戰(zhàn)到底。我們二十九軍的軍官,大家都要有這個決心?!?/p>

馮治安道:“對,我們應(yīng)該不怕犧牲,英勇殺敵,打出我們中國軍人的勇氣和骨氣來?!?/p>

趙登禹道:“我們要讓日寇知道,中國軍人是不好惹的,尤其是咱們二十九軍的全體官兵,沒有一個孬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