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賣不出去也是生產(chǎn)越多越合算嗎?
妻子小百合提出了下面的問題:
“是啊。做那么多,要是全部能賣出去,那當(dāng)然很好。但是如果剩下了,那不就麻煩啦。盈虧變化情況如何呢?”
夫婦二人于是進(jìn)行了以下測算。
1天做200份,并且200份也全賣出去,那么1天的獲利的計算如下表:
銷售額100000日元(500日元×200份)
制造成本29200日元(146日元×200份)
每天的固定費用61200日元(153萬日元÷25天)
利潤9600日元
“那么,做300份并且全部賣出又會怎樣呢?”
“其結(jié)果會如下?!?/p>
銷售額150000日元(500日元×300份)
制造成本41700日元[(29日元+110日元)×300份]
每天的固定費用61200日元(153萬日元÷25天)
利潤47100日元
“哇,有這么多??!”小百合大叫道。
“要是第二天能賣出去,就不會有問題!”
銷售額100000日元(500日元×200份)
制造成本41700日元[(29日元+110日元)]×300份
每天的固定費用61200日元(153萬日元÷25天)
利潤-2900日元
“這可不行,都赤字了?!?/p>
“等一等,湯料、醬油、小菜等材料費110日元,只有賣出去的200份才有這些費用。那結(jié)果就是這樣的?!?/p>
銷售額100000日元(500日元×200份)
制造成本27800日元[(29日元+110日元)×200份]
2900日元(29日元×100份)
每天的固定費用61200日元(153萬日元÷25天)
利潤8100日元
“要是這么算的話,就不是庫存了吧。剩下的100份面的制造成本也作為費用被扣除了,所以沒賣出的部分可以當(dāng)廢棄處理?!?/p>
“是啊。究竟沒賣出去的這部分該怎么算呀?你再去問問?村先生?!?/p>
“知道啦?!?/p>
第二天中午休息的時候,山本去請教了?村先生。
“……就這么回事,這種情況該怎么考慮???”
“要說面的話,倒是應(yīng)該考慮準(zhǔn)備多少份才合適的問題。一般情況下,這就是會計上所說的銷售成本,不考慮肯定是絕對不行的?!?/p>
如果生產(chǎn)了300份,只賣出200份的話,那么每天的利潤將會是多少?
銷售額日元
銷售成本日元
每天的固定費用日元
利潤日元
銷售額為500日元×200份,每天的固定費用沒有變,仍然是153萬日元÷25天。
因為生產(chǎn)了300份,所以每份面的制造費用是29日元,材料費則是110日元。
銷售額100000日元(500日元×200份)
銷售成本27800日元[(29日元+110日元)×200份]
每天的固定費用61200日元(153萬日元÷25天)
利潤11000日元
山本感到很驚訝。
這增加的1400日元是從哪兒來的呢?
生產(chǎn)的數(shù)量不同而銷售量相同時,為什么最終實現(xiàn)的利潤會不一樣呢?這與產(chǎn)生的100份庫存有關(guān)。這部分庫存所起的作用有些不可思議。請參看下面的圖示。
圖的左邊部分顯示,本來可生產(chǎn)面300份,花去制造成本共計8700日元,這其中的固定費用4200日元,不管是生產(chǎn)200份還是300份,其總額都不會發(fā)生變化。如果生產(chǎn)200份,同時200份全部實現(xiàn)銷售的話,制造成本就等于銷售成本,固定費用4200日元全部都計入了銷售成本。
但如果生產(chǎn)300份而只賣出200份,剩下的100份成為庫存的話,那么制造成本將分為銷售成本與庫存成本兩部分。
銷售成本在計算利潤時需要考慮,而庫存成本則與利潤的計算無關(guān)。銷售成本作為費用從銷售收入中減去,但是包含在庫存里的1400日元固定費用就被隱藏起來了。
正因如此,在計算利潤的時候,由于增加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數(shù)量使單位產(chǎn)品分?jǐn)偟墓潭ㄙM用被攤薄,所以即使銷售額相同,也會出現(xiàn)因成本下降而利潤增加的現(xiàn)象。
做拉面用的面的確存放時間不宜太長,如果是可以長期存放的產(chǎn)品,那應(yīng)該怎么辦呢?堆積在倉庫里的庫存,在計算利潤時卻被隱藏起來了。這一點生活上的感覺與會計上的考慮方法存在分歧。不過請記住,即便是被隱藏的部分,實際上在購買原材料、支付人工工資時都必須付出貨幣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