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修煉之三:知道了,就去做到(1)

總裁,不只是管理者 總裁班講課心得 作者:陳志云


一個人處于什么樣的狀況才算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說這是每個人對自己過去生活的寫照和對未來生活的期待,遺憾的是,我們很難做到對現(xiàn)在生活的把握。

我概括了許多總裁學員對幸福作出的回答: 第一,身體健康;第二,心情愉快;第三,不缺錢花;第四,做自己想做的事。出現(xiàn)概率最高的大概是這四句話。

從小就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其實因為沒有做生意,也沒有今天的市場經(jīng)濟,對于“本錢”也是沒有一點兒感覺,所以,也就停留在說說而已。

溫州有位知名企業(yè)家,第一個在民間進行航空包機,被譽為“膽大包天”,一直做到創(chuàng)辦民營航空公司。他還做了牛奶,做了房地產(chǎn),都以他的名字命名,現(xiàn)在這些名字都還在,可惜他卻38歲英年早逝,好在,他還有兩位弟弟打理公司,并引進了國際人才,才使得這樣一個現(xiàn)代服務(wù)業(yè)的企業(yè)還能健康、可持續(xù)地發(fā)展。

知名藝術(shù)家陳逸飛,畫畫、模特、服裝、拍電影……可以說是嘔心瀝血,過多地透支生命,最后59歲獻身于藝術(shù),撒手人寰,令人惋惜,令人悲痛。他的太太宋美英在《逸飛視界》一書中說:“勸別人很用心,對自己卻是那么不經(jīng)心。”他的一位好朋友說,如果你把“生活”拆開來看,就是“生”和“活”,逸飛推崇生活,希望自己能將別人的生活質(zhì)量加以改觀,但自己卻連這兩個字的本質(zhì)涵義都沒有來得及領(lǐng)悟,就先走了。他的另一位朋友在這本書的后記中說,遺憾伴隨著思念,“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請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將怎么樣……但一切已成往昔。”

大家都在說,身體是“1”,后面都是“0”,“1”沒有了,再多的“0”也是空的。所以,身體健康是第一重要的。但是,我在課堂上,讓每星期在鍛煉上投入時間的學員們舉手,結(jié)果總是微乎其微,寥寥無幾。

我也常常在課堂上,讓今年外出旅游過的學員舉個手,讓今年到電影院看過電影的學員舉個手,或者參加過其他文化休閑活動的學員舉個手,舉手的還是微乎其微,寥寥無幾。被列為第二重要的心情愉快,常常被擔心、焦慮、憂郁所代替,由于工作的緊張和壓力,往往把人弄得疲憊不堪、勞心傷神、煩躁不安。

有一段時間媒體報道一位集團公司的董事長為什么“蒸發(fā)”、“歸隱”而又回來,這位董事長說:“二十幾年來,我從機關(guān)到國企開拓創(chuàng)業(yè),直至創(chuàng)辦集團,今天已經(jīng)達到最佳階段。我感到身心特別疲憊,想過平淡的生活。集團的全部資產(chǎn)和資金我一分不帶,留給大家同舟共濟做大集團。如果萬一經(jīng)營不下去,也可以把企業(yè)賣掉,出售企業(yè)獲得的資金一部分捐獻給國家及社會慈善機構(gòu),一部分用于安置職工善后處理,千萬不要給社會增添負擔……”“我覺得二十多年來,我本分做人、認真做事,為社會、為員工、為大家該做的都做了。人過五十,也該為我的妻子、兒女和自己想一想了,請你們理解?!薄澳銈兛吹轿颐刻於家砸粋€總裁的形象,在你們面前展現(xiàn)神采奕奕、充滿陽光的一面,可你們想像得到我曾幾次自己開車到江北大壩、荒天野地里抱頭痛哭的情景嗎?我真正感到的是高處不勝寒?!?/p>

老總是孤獨的,高處不勝寒。 王國維以詩人的靈動、美學家的敏感、哲學家的參悟,串聯(lián)了晏殊的《蝶戀花》、歐陽修的《蝶戀花》、辛稼軒的《青玉案》三段詞,連綴成“三境界說”,正是這樣的寫照。古之成大事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

第三重要的是不缺錢花。人們說玩笑話,人生兩大悲劇:第一,人沒死,錢花完了;第二,人死了,錢沒花完。低調(diào)點,我們且不說錢怎么多,也就是溫飽沒問題,小康還可以,富裕挨著點邊,都算有錢。那么,我們在總裁班上課的同學應(yīng)該都是算有錢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