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野蠻”的美國同行(2)

我的職場十年 作者:謝耘


當時我們大家對這個項目都沒有什么信心。不過周博士過人的膽量和推動能力,還是讓我們很快就全力以赴開始了工作。

項目開始,首先要做的自然是系統(tǒng)設計。這個過程讓我和我的同伴們大吃了一驚。整個系統(tǒng)的設計,是以會議形式完成的。大家各抒己見,Pete負責在白板上記錄整理,定不下來的部分,就先畫一個云彩樣的輪廓,以后再說。他半開玩笑地說:“We are digital guys,analog stuff is too complicated to us. We just leave them there for the moment(我們是搞數(shù)字電路的,模擬電路的東西太復雜,先放在這以后再說。)?!碑a(chǎn)品系統(tǒng)設計居然就在這個基礎上啟動了!這和我所受的教育,特別是我對于國際一流公司應有的做事方式的想像,反差太大了。如此緊張的時間,如此復雜的系統(tǒng),如此艱巨的任務,就用這種方式工作?我們幾個人,都在心中留下一個大大的問號。隨后的工作也基本是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下進行,完全不像我們期望的那樣條理清晰、計劃周全和井井有條。我們很快產(chǎn)生了對他們的不屑,甚至嗤之以鼻。而且他們的個人能力也相當平常。畢竟我們都是清華的畢業(yè)生,一對一的看,他們好像真的還不如我們。

“系統(tǒng)設計”完成,便開始了電路設計。 雙方出現(xiàn)了合作以來的第一次爭執(zhí):彼此都說這是對方應該承擔的任務。因為我不清楚雙方談判的情況,便去問李平。李平告訴我,按合同規(guī)定應該是他們來做。由于李平和Pete談不通,我便直接去找周博士。周博士在看了合同之后說道:“這種問題在美國是最好解決的了。把Pete給我叫過來!”。Pete 一進會議室,周博士便把雙方的合同放在了他面前,“Please read this paragraph.” (請看一下這段話)周博士沒有一點客氣便直入主題。Pete看清合同的相關內容后,竟然沒有任何的廢話,說:“OK, I’ll do it .”(好的,我馬上去做)。這個局面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找周博士之前,我心里一直在打鼓。因為雙方已經(jīng)僵持了兩天時間。我自己猜測,Pete至少要辯解甚至是胡攪蠻纏來為自己找臺階,而且可能對我們下面的合作產(chǎn)生副作用——我們的做法太不給他面子了。隨后的一切證明我完全錯了。Pete他們不僅很快完成了工作,而且依然非常友好地對待我們。

盡管我在悉尼有過兩年的留學生活,但是學校畢竟是學校,在哪里學校都有點兒世外桃源的味道。隨后緊張的工作,使我沒有時間回味Pete在這件事上的表現(xiàn)。但是這件事情在不知不覺中,留在了我的心底,悄悄地引發(fā)了我的轉變。我開始認真地觀察美國人,思考他們的特點和長處。心中的偏見開始一點點消融。我開始逐步了解美國人的文化和行為特征,開始向他們學習用理性的方式來處理事情,與人相處。幾年以后,我寫了一篇短文“Pete的啟示”,講述了這件事對我的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