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準備不日攻城。
李世民親自帶著中書令等6名高級官員騎著馬直接前往渭水南岸,與頡利可汗隔水對話,斥責他的背信棄義。
東突厥軍隊萬沒有想到唐朝皇帝居然幾乎是單人匹馬的前來,加上素聞大唐秦王威名遠播,武功赫赫,其中不少將士還曾經(jīng)在與唐朝軍隊的正面交鋒中吃過一些苦頭。懾于此,他們居然都紛紛下馬遙拜皇帝(群酋見帝,皆驚,下馬拜)。不一會,唐軍大部隊抵達橋邊,旌旗招展,鎧甲明亮耀眼,遮蔽原野。唐軍雖然人數(shù)眾多,卻絲毫不顯雜亂。他們列隊整齊,軍容嚴整,唯唐皇馬首是瞻。
久經(jīng)沙場的頡利可汗深知這種沉默軍隊的戰(zhàn)斗力,他們只待主上一聲命令,便會傾盡全力向目標發(fā)起攻擊,那種爆發(fā)力和戰(zhàn)斗指數(shù)是難以抵御的。加之一直不見忽悠特使執(zhí)失思力回來,看來如意算盤已落了空,對方應該是有備而來,當下心理上就氣短起來,膽怯之心漸起。
李世民見對方不再強勢,也不進逼。他命令部隊后退列陣,自己則單獨留下和頡利可汗交涉。交涉的結果是:頡利可汗向唐朝請求和解,李世民同意和談。
第二天,雙方在渭河便橋上殺白馬立誓結盟(白馬:我好苦啊,人類一立什么狗屁誓言便要殺我,我何無辜!),唐政府拿出大批金銀財寶,作為犒勞,東突厥軍隊撤回。
身為一國之君,孤身在陣前與好勇斗狠的游牧民族首領會談,危險系數(shù)非常之高。李世民敢這么做,既是多年征戰(zhàn)練就的勇敢和氣質,也是基于對形勢的充分考量。他對勸阻自己的尚書左仆射蕭?是這么分析的:
1.東突厥之所以敢傾巢而出,是認為我們內(nèi)部剛剛發(fā)生變亂,無暇也無力抵抗他們。
2.如果我們示弱,緊閉城門,東突厥軍隊就會在城郊大肆搶略,京城附近的局面將無法收拾,我軍士氣也勢必受到極大的影響。
所以我選擇單人前往,給他一個措手不及。再加上我背后強大的軍容,嚴正的軍紀,他們一定會認為我們已經(jīng)做好了充分的戰(zhàn)斗準備,這些都是他們始料不及的,一定會自亂陣腳。再說,他們深入我們國境,軍需供給上根本無法做到長期有效支撐,只能是希望撈一票就閃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要讓對方發(fā)覺他們的如意算盤落空,就可以掌握主動權。
而事實上頡利可汗退兵的真正原因,正如李世民上面所分析的那樣。當然,還有就是唐政府給的金銀財寶也基本滿足了他的胃口。至于到底給了多少,史書很忠實地執(zhí)行了“為尊者諱”的原則,沒有提及。但是,后來的記載還是隱約向我們透露了大致的情況:李世民在日后提及渭水之盟時,一直認為是“渭水之辱”。由此可見,這次的經(jīng)濟代價是相當慘痛的。
九月,頡利可汗贈送唐政府馬三千匹、羊一萬只,李世民下詔不接受,只要求頡利歸還之前所擄掠的唐朝軍民。
怪了,要回俘虜是理所當然,但送上門的東西卻為什么不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