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深訪:關鍵就是會提出好問題(8)

打破堅冰的深度訪談 作者:袁岳


情緒化問題是指問題本身中含有表達某種夸張、憤怒、輕蔑、愛慕、崇拜等情感情緒的表述方式,一般來說那些程度比較強烈的形容詞會帶來這種作用,比如在問題中使用“無限”、“絕對”、“奢侈”、“暴富”、“光彩奪目”等帶有形容詞特點的詞語,應當避免使用。

遵循時間發(fā)生序列

問題的安排要有一定的順序,基本的順序是按照事件的時間序列進行排列,在邏輯層次上依序展開。比如:

—在所有的傳播活動中,您參與的是哪一部分?

—在您參與的活動中,哪一項是您最看重的?

—其中路演活動您怎么看?

—最近的路演活動與三個月以前的活動有何區(qū)別?

大的問題叢安排中,也要大致遵循時間發(fā)生序列,但是對于時間序列安排,也有一些邏輯限制規(guī)則:

1.不宜把重點問題一開始就放在開頭;

2.不宜把一些過多披露信息的問題與討論安排在前面,如果是對產品或廣告創(chuàng)意測試的問題,應安排在提綱靠后的部分,否則易對其他問題發(fā)生誘導;

3.盡量把相關的問題按照類型性質組織在一起,盡管有時候它可能與時間發(fā)生序列有沖突,比如關于品牌形象部分的問題可以集中在一起,而不必將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避免多重性問題

深訪需要我們在一個設定的方向上明確地追問下去,達到一定的深度,而多重問題就會妨礙這樣目標的實現。有兩種形態(tài)的多重問題,一種是顯性的多重問題,就是訪問員工在一句話中或者一次向受訪者提出了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問題。這個時候受訪者實際上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回答,而不是同時滿足訪問員的全部詢問需求。聯系的多重問題導致問題非常零散,而且受訪者的回答也有內在的分散性,從而難以達到訪問的深度要求。

另一種是隱性的多重問題,也就看上去是一個單獨的其實卻是雙重的問題或是一系列單獨但受訪者無法一一回答的問題。比如說一個多重的問題會這樣問:你對于培訓合作項目的老師和課程設置有什么看法?一系列的單獨問題可能會是:成年人重返學校會怎么樣?老師對你的問題的回答怎樣?你們有什么樣的作業(yè)?這兩種情況下,受訪者會讓你重復提問,讓你把問題講清楚;或者就會部分地回答——這樣的回答是沒有意義的。比如說,當一個受訪者回應問題“你是怎么看你的老師和課程設置的?”他們會說“還可以”、“喜歡”或是“不喜歡”,但是你無法確定這樣的回答是針對老師還是課程設置。

用好側探的方式

深訪有時候也會用一些側探的方式,projectivetechniques。本書中有專門的章節(jié)介紹在深訪中可以使用的側探技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