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寫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時,蘇軾正值不惑之年,男人四十正是事業(yè)的黃金期,可蘇軾卻因為不公正的社會而被流放。所以,他只能在閑暇之時凄然北望,遙想故人,看似游山玩水,實則是在山水中品咂人生的況味。
一個人,經(jīng)歷越多,越會學著放開。心中雖然凄惶,卻不影響豁達地看待人生。
其實,蘇軾的詞作中有一種固有的情感模式:傷感-感悟-放達。這便是蘇軾歷經(jīng)一生磨難而終沒能被打垮的秘訣。
但是,真正能夠做到"感而不傷,傷而不痛,痛而不哭,哭而不苦,苦而不滅"的人,恐怕是世間難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