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誘人的符咒(16)

2012:史上最神秘日期背后的神話、謬論和真相 作者:(美)約翰·梅杰·詹金斯


嶄露頭角的新時代出版商Bear & Company對有關瑪雅傳統(tǒng)的方方面面都深謀遠慮。它和阿奎勒斯進行合作,原因在于阿奎勒斯1987年寫的那本《瑪雅效應》(The Mayan Factor)。這個出版社是由激進的基督神學家馬修???怂梗∕atthew Fox)和其他人共同創(chuàng)立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芭芭拉?航德?克洛(Barbara Hand Clow)開始經(jīng)營Bear & Company。在她的經(jīng)營下,該出版社成為了昴宿星通靈書籍以及大眾美國本土學說的出版通道。這是克洛自身的專長,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她鼓勵出版的形形色色的書中看到。當然有一個例外,那就是1995年問世的《昴宿星日程表》(Pleiadian Agenda)。這本書記載了有關2012思想的大雜燴,芭芭拉本人沒有公開推崇過。之后出版的《美國本土藥物麻醉劑》(American Medicine Cards)神諭對Bear & Company公司造成嚴重打擊。芭芭拉?馬西尼克(Barbara Marciniak)所著的《黎明的帶來者》(Bringers of the Dawn)也是如此。

馬西尼克的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光子帶(Photon Belt)_光子帶是一個廣闊的空間區(qū)域,在可見光譜內(nèi)輻射強烈的電磁射線,并且進入高頻不可見光,甚至包括X射線,它是銀河系磁流的一部分。一種說法認為,在2012年,正好是冰河時期的一個周期,人類將進入光子帶,其中一段時間將會急速冷凍,沒有陽光,恐龍就是在這種時期滅亡的。——編者注)。光子帶這個概念定義很模糊。正是有了光子帶,地球經(jīng)過光束或者說能量束的現(xiàn)象才變得更為形象。一般認為光束來源于銀河系中心。地球在穿越太空的時候會進入能量劇增的地帶,從而將我們和昴宿星內(nèi)次元高速通道連接起來。這一現(xiàn)象意味著什么,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猜測(有時候光線也被認為是橫掃太空的)。這個話題巧妙地和不明飛行物以及麥田怪圈融為一體。光子帶景象不僅宏大而且極具創(chuàng)意,比如和外星人交流、互訪,本種族人思想的開化,以及蜥蜴外星人的接管等等。

把光子帶概念稍作更改,就成為阿奎勒斯《瑪雅效應》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阿奎勒斯在書中把更改后的這個概念和2012聯(lián)系起來,稱之為“星系同步”(Galactic Synchronization)。我們可以從布萊恩?斯威姆(Brian Swimme)對《瑪雅效應》的介紹中發(fā)現(xiàn),從天文學角度而言該如何解釋銀河系光束:

當今的天體物理學將這些光束描述成密度波,這些密度波橫掃銀河系,進而影響銀河系的進化。舉個例子,太陽就是在這種波的作用下產(chǎn)生的……密度波在穿越銀河系途中點燃了一顆巨星,該巨星發(fā)生爆炸,從而引發(fā)了太陽的產(chǎn)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