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3日以來,卡爾佩佐將軍指揮的第15機械化軍傷亡慘重,它如今正在穿越一片分布著5條河流以及夾雜著沼澤地的惡劣地形區(qū)。在進攻開始的那天早上,他僅有一個師的部隊做好了戰(zhàn)斗準備。在右翼,第8機械化軍正從烏曼方向趕來,在布羅德附近進行集結。第12坦克師(隸屬于第8機械化軍)只有60輛坦克,第34坦克師只有150輛。為了加強第15機械化軍,弗拉索夫將軍奉命將其麾下的第4機械化軍第8坦克師交給了前者。
一場混戰(zhàn)
這場坦克大戰(zhàn)持續(xù)了4天,場面極為混亂??柵遄魧④姷牟筷犚u擊了位于拉杰尤夫的德軍第■Ⅷ裝甲軍團的南翼。6月26~27日夜間,基爾波諾斯命令第8機械化軍向韋爾巴和杜布諾突圍,與此同時,第15機械化軍團向別列斯捷茨科進發(fā)。在戰(zhàn)斗中,卡爾佩佐在德國空軍的猛烈攻擊下受傷,于是率領指揮部撤離戰(zhàn)場,同時將指揮權交給了副手耶爾莫拉耶夫上校。當時,雷亞貝舍夫的部隊已被打散,在此情況下,他決定從第34坦克師抽調1個坦克團和1個摩托化團組成一支“機動部隊”,由..波佩爾政委指揮。這支部隊重新奪回了杜布諾。事實上,德軍第11裝甲師當時已開過這座城鎮(zhèn),而支援其作戰(zhàn)的步兵部隊尚未抵達以鞏固戰(zhàn)果,所以杜布諾就成了一座空城。
德國空軍在整場戰(zhàn)斗中發(fā)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蘇軍裝甲部隊前往戰(zhàn)區(qū)的途中對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攔截。后來,波佩爾的機動部隊被圍。7月2日,波佩爾決定率部向東突圍,最終于8月份抵達蘇軍防線。
德國宣傳雜志《信號旗》的攝影記者亞瑟?格利姆隨同第11裝甲師經歷了拉杰尤夫遭遇戰(zhàn)。5時20分左右,他攝下了 251型半履帶式裝甲車越過草原以及坦克向著遠方目標開火的場景。他在報道中最后寫道:“在一場持續(xù)了11個小時的激戰(zhàn)后,敵人放棄了陣地,40多輛坦克被我軍擊毀。相比之下,我方僅損失了5輛坦克?!?/p>
庫齊奧?馬拉帕特看到德軍士兵正在檢查一輛被摧毀的蘇聯(lián)-重型坦克,“他們看上去就像專家們正在對事故原因進行現(xiàn)場調查,真正讓他們感興趣的是敵軍坦克的原材料、質量及其內部構建方式。他們搖晃著腦袋,喃喃低語:‘嗯,嗯,可是……’毫無疑問,德軍取勝的秘密正是這種不斷探究的精神?!?/p>
戰(zhàn)后,蘇聯(lián)歷史學家將這場戰(zhàn)役的失敗原因歸結為坦克通訊設備的落后和短缺。當時,許多蘇軍坦克缺乏無線電聯(lián)絡,相互之間僅通過信號旗來傳遞信息。一支部隊或中隊的指揮坦克往往配置有無線電臺,很容易被敵軍識別出來,因為無線電臺的天線設置在炮塔上――在坦克戰(zhàn)中,具有此類特征的坦克往往成為敵人首選的進攻目標。
6月29日,基爾波諾斯將軍下達了一道旨在消除作戰(zhàn)缺陷的指令,其中涉及側翼保護、情報的合理組織、無線電的應用以及步兵―炮兵的協(xié)同等問題。至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指令均作了具體的說明,但這并不能彌補蘇軍武器裝備的短缺和零部件的匱乏。第15機械化軍僅配備了兩個無線電小隊,第22機械化軍在戰(zhàn)斗頭8天損失了119輛坦克,但其中的58輛坦克完全是由于缺乏零部件進行維修而不得不自行炸毀的。
截至此時,德軍第11裝甲師已推進至奧斯特羅赫,并對蘇軍設在舍佩季夫卡的大型后勤基地構成了威脅。當時,第16集團軍軍長盧金將軍正在該基地等待自己部隊的到來,他們后來編入了西方面軍(前基輔特別軍區(qū))。由于民用電話系統(tǒng)的失靈,盧金通過鐵路電話系統(tǒng)與基爾波諾斯的指揮部取得了聯(lián)系,并向基爾波諾斯的副手雅科夫列夫中將匯報了戰(zhàn)況。在電話里,雅科夫列夫要求盧金死守舍佩季夫卡,“否則西方面軍將失去彈藥供應”。
接下來,盧金對于蘇軍中存在的官僚主義行徑進行了打擊。當軍需參謀們因為作戰(zhàn)部隊沒有填寫正確的申領表格而拒絕發(fā)放武器彈藥時,盧金進行了干預。他下令停在軍需處的大約250輛卡車用來運輸這些軍火,文職人員乘火車轉移。盧金隨即成立了由來自第213、第109步兵師和第19機械化軍的部分人員組成的“盧金大隊”,所有通信均依賴鐵路電話系統(tǒng)。這是一個臨時性的部隊,整個領導層堪稱楷模――所有的連級軍官、三分之二的營級軍官以及5個團級軍官全部在戰(zhàn)斗中犧牲了?!氨R金大隊”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直到第7步兵軍前來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