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我應該這么說:人間的愁苦以一種隱秘的、神秘的方式打動艾麗斯的心靈。她原本非常喜愛歐娣養(yǎng)的那群貓兒,而今對它們卻很冷漠。偶爾,她會心不在焉地拍拍它們。彼得和吉姆的那只牧羊犬“云兒”,以前艾麗斯常逗它玩,但現(xiàn)在卻跟它保持一定距離,仿佛把它當成一位仰之彌高、可望而不可及的天使似的。每回流眼淚――低聲地、悄悄地――被人發(fā)現(xiàn)時,她會感到很尷尬;然而,對肉體上的其他層面,她卻早已不再有這種感覺了。
以前,她會當著別人的面哭泣,仿佛那是一種溫馨的、可以公開展現(xiàn)的行為。而今,她卻把它看成可恥的舉動;每次一看見我撞進來,她就會立刻停止哭泣。這跟以前完全不同,讓我感到有點不安。我覺得,內(nèi)心深處她知道她到底罹患什么疾病,但她不想讓我曉得她知道這點。她的目的是想保護我,不想讓我跟她一起難過?記得小時候,每次母親一發(fā)現(xiàn)我看她哭泣,就會立刻擦干淚水,臉上顯露出慍怒的神色。在普魯斯特的小說中,祖母攜帶小孫子瑪西爾到公園散步時,心臟病突然發(fā)作;她立刻把臉轉(zhuǎn)開去,免得讓孫兒看見她那張扭曲成一團的臉龐。
任何一種親密關系,都會隱藏著許多疑團和幻象。即使在我們目前的這種婚姻生活中,這些秘密一旦顯露出來,我都會嚇一跳,感到非常震驚。有時,艾麗斯的眼淚似乎顯示,她內(nèi)心里有一個完整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她不想讓我知道,更不想讓我進入。我會安慰自己說,這是絕對不可能的,然后我就會大大松一口氣,放下心來,但同時卻也感到有點羞愧。盡管如此,這個幻覺(如果它真是幻覺的話)卻一直存在,一直困擾著我,使我不得不相信,艾麗斯心靈中確實有這么一個內(nèi)在世界。有時,我真希望艾麗斯擁有這么一個世界。身為小說家,艾麗斯以前確實擁有一個無比遼闊、豐美、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而我對它一無所知,但我非但不感到氣惱,反而覺得很開心。那種感覺,就像小時候望著一幅南美洲地圖,感到非常好奇:亞馬遜河的源頭究竟在哪里呀?隱藏在叢林里頭的到底是哪些城市???這些神秘地域,如今還留存在艾麗斯心靈中的,究竟有多少呢?
有一天,醫(yī)師拿出艾麗斯一年前做過的腦部斷層掃描圖片,指著頂端那一片已經(jīng)萎縮、衰退的地區(qū),讓我觀看。圖片顯示得非常清楚;大夫們似乎感到很得意。那時我心里想――這種時候涌現(xiàn)在我心中的,竟然又是小時候我對亞馬遜河的浪漫憧憬――艾麗斯腦子里的那個內(nèi)心世界,早已經(jīng)喪失了它的所有奧秘,喪失了隱藏在那兒的一切生命。以前,它確實曾經(jīng)在她的腦中存在過,而今這個腦子卻變成了一片空白?,F(xiàn)在可以確定的是,支撐這些奧秘的灰色物質(zhì)已經(jīng)停止運作,盡管身為醫(yī)學的門外漢,我始終搞不清楚,這些物質(zhì)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前后兩次,艾麗斯告訴彼得?康拉德,如今她覺得她正在“航向黑暗”。那時彼得用非常溫和的口氣,婉轉(zhuǎn)地詢問她,最近有沒有打算再執(zhí)筆寫作。這樣的回答似乎顯示,患阿茲海默氏癥后,艾麗斯心靈中依舊存在著我剛才所說的那種內(nèi)在知識。對于她的病情,艾麗斯似乎有一種非常清晰的認知。如果缺乏產(chǎn)生這種詞句所必備的意識,艾麗斯會有這么清晰的認知嗎?如果艾麗斯的意識現(xiàn)在還能夠產(chǎn)生這種詞句――“航向黑暗”――它為什么不產(chǎn)生更多的、同樣清晰的詞句呢?
如果我是一位研究人腦結構和功能的專家,我想,我會很難相信,這樣的一種靈光一閃式的清晰認知所顯示的,是艾麗斯心靈中確實存在著一個寂靜的、具有充分意識的世界。用我那個笨拙的比喻――隱藏在亞馬遜河叢林中的城市――來說,這就好像天空驟然出現(xiàn)一道閃電,剎那間,照亮了整個叢林;探險家們趕緊睜開眼睛,仔細一看,卻發(fā)現(xiàn)叢林中根本就沒有這座城市。艾麗斯口中說出的那些非常自然、靈巧的詞句,不可能就這么靜靜堆集在那兒,偶爾發(fā)出一個訊息。不過,說不定真有這個可能哦。我發(fā)覺,艾麗斯偶爾說出的那些十分巧妙(巧妙到令人毛骨悚然)的語句,諸如“航向黑暗”和“我看見一位天使”,實際上背后都有一個推手――就像小孩子突然說出來的那些充滿玄機的話,讓父母大吃一驚,卻又感到非常欣喜。事實上,無意間給這個小孩子提示、促使他說出這種話的人,是他的父母親或朋友。否則的話,他哪有能力創(chuàng)造這么巧妙的措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