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節(jié):序幕:華盛頓特區(qū)(3)

美國公敵 作者:(美)安德魯·布里頓


當他們經過拉塞爾參議院大樓獨具匠心的圓形大理石大廳的時候,這些思緒從他腦海中退去。萊維從沒有停下來感受這座建筑的驚世之美以及它的鬼斧神工;它不斷地提醒他的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他身居此位是何其幸運。他被特工處的特工向袖口的通話器悄悄說話的聲音從白日夢中拉了回來。特工抬頭看著萊維。

“長官,他們已經準備好出發(fā)。我們從第二個通道走。”萊維輕輕頷首以示回應,然后穿過大樓入口。外面的天氣對于十月中旬的華盛頓來說司空見慣,狂風裹挾著細雨斜著席卷而過,妄圖把阿爾丹撐在萊維頭上的雨傘吹跑。特工們護送萊維快速向后面一輛雪佛蘭Suburban越野車走去。

萊維知道第一輛車里坐的是四個全副武裝、手持半自動武器的特工。分遣隊隊長坐在第二輛車的副駕駛位置。他隱約感覺有一輛車在后面不遠的地方跟著他們。他回頭往左邊的街道上看看,卻發(fā)現無跡可尋。

最初分配給他分遣隊的時候,萊維曾經覺得他們出現的頻率太高,完全沒有必要,還令他覺得尷尬。他也曾經多次對總統(tǒng)說過這件事,但是當這些變化背后的原因真相大白時,萊維才覺得威脅在迫近,增加安全措施也合情合理。

但這并不是說他必須喜歡它。他對特工處分遣隊進行了嚴格限制;除非出現緊急情況,否則特工不允許踏進他的住宅,他的日常上下班往返路程完全不受影響。從他的辦公室到家25分鐘的路程要跨越一條河,這是一天中難得清靜、不受干擾的時刻。但是呼嘯而過的警笛,被迫移動的憤怒開車人大聲鳴笛,讓他沒有辦法享受靜默的時刻。盡管特工隊長全力解決這些情況,但是萊維參議員是華盛頓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們真的不是擺設。最終,他打了五分鐘電話解決了爭端。

特遣隊機警的特工們拿錢辦事,可不能要求他們喜歡萊維,萊維是塊香餑餑,他們不是。他們只是負責他的安全,只要從拉塞爾大廈回郊區(qū)別墅時換車的那七秒鐘平安無事,他們就如釋重負了。他們的保護對象在上車或下車的時候最危險,這是這行業(yè)的一條定律。這些經驗豐富的特工一路匆匆忙忙,沒有注意到那個穿著考究的年輕人跟著他們走了出來。他等到小車隊從路邊開走,十五秒鐘后追蹤車隊的車跟了上去,他才走下拉塞爾大廈的大理石臺階,沿著憲法大道踽踽而行。他沿途撐開雨傘遮雨,并從上衣口袋掏出了手機。

接電話的人刻意忽略伴隨預期的消息而來的傲慢態(tài)度。與此同時,他不禁對這個國會職員感到一絲輕蔑。他兩個月前知道的這個人的名字,現在完全依賴這個人提供消息。

他在獨立大道詹姆斯弗萊斯特聯合大廈對面一輛租來的黑色雪弗蘭塔荷車上耐心等待。車規(guī)規(guī)矩矩地停著,計時器上顯示還有60分鐘時間。車窗的色調還沒到引起交警特別關注的程度。他在這方面經驗豐富,盡管他知道自己的職業(yè)充滿危險,但他不是一個會放過他可能抓住的機會的人。

他堅持這條原則,謹慎地選擇停車位置。從兒童舞會和獨立大道交叉口向西行駛約三英里。從這個地方,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兩處紅綠燈。最近的一處距離他大約只有65米。另一處紅綠燈至少還有200米的距離,正好處在他的射程和個人能力范圍之外。

交通信號只引起他一瞬間的興趣,因為他所做的準備在交通高峰時段和惡劣的天氣情況下,比任何其他東西都可靠。按他的脾氣,他不能依靠這些紅綠燈來工作,因為就他的電腦水平而言,他還沒辦法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交通部的信號網絡。同時,另外兩個變數是自然現象,一定會使特區(qū)的交通陷入癱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