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體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34年生于四川安岳縣。從事現(xiàn)代文學研究,主要是民國初年的 鴛鴦蝴蝶派及舊派通俗文學 ,近年來多致力于古典文學的研究。代表作:《流變中的流派 鴛鴦蝴蝶派 新論》、《陸游名篇賞析》等。
劉揚體
2005年10月和2007年6月《百家講壇》播出我講的 經(jīng)典愛情 之后,我收到不少觀眾的來信,他們歡迎這樣的講課。但也有不同的聲音,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帖子,寫的是 愛情這個題目為什么讓一個老先生來講呢?老先生講就不如年輕人講有味道 。我看了以后就笑了,不是嘲笑,我是會心地笑,因為我對自己的年齡、自己的白發(fā)、自己的白眉毛也不滿意,這是上帝美容的結(jié)果。在我想來,電視本來就應該是青春、活力、有朝氣的,我認為老年人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在電視的熒幕上出現(xiàn)。愛情作為生命的一面旗幟,本來就應當飄揚在青年人的領(lǐng)地上,在愛情的問題上最積極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是青年人。
那為什么答應在《百家講壇》講愛情這個題目,我主要考慮兩點:第一個原因是我相信有良知的觀眾不愿意看到現(xiàn)在有些否認審美價值、否認愛情價值,甚至聽任生命衰落等言論暢行無阻,有良知的觀眾不愿意看到這種現(xiàn)象存在。第二個原因是愛情的意義確實非常重大。一直到現(xiàn)在為止,世界各國對愛情沒有同一的定義,但是在一些共同點上是大家都承認的,那就是愛與生命同在、與人性同在、與希望同在,愛就是產(chǎn)生愛、感受愛的一種能力,愛就是審美,美他人也美自己。真正的愛情、真正的審美活動是人類進一步完善自己的階梯。離開這個階梯,恐怕很難談到人能夠完善自己的生命完善自己所意識到的美感價值。因為愛情不僅包括單方面的生命對生命、個體對個體的關(guān)系,也包含著對社會的關(guān)系,包含著很多關(guān)于人類價值和人倫美的定位。這就是我答應在《百家講壇》講愛情這個題目的原因。
我畢竟是老年人,老年人的愛情多數(shù)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色彩已經(jīng)起了變化,內(nèi)心的青春火焰已經(jīng)熄滅,意味著愛情已經(jīng)走向衰亡。但也有例外,也有依然對愛情保留真誠的美好記憶,愛情之光還閃耀在他們心底的人。如果我不客氣地講呢,自己馬馬虎虎屬于這一類,所以愿意講這類題目。但我需要聲明的是,我不是研究愛情和兩性的專家,這方面沒有多少學問,我研究和接觸比較多的是文學作品對愛情的描寫,從我所閱讀的作品當中,可以看到古人是怎么樣用美的眼睛來歌頌愛情的。我要給自己打氣,我講這個題目有一個便利,就是我可以借鑒古人的審美眼光審美經(jīng)驗,也可以借鑒自己的見聞,這方面的印象、經(jīng)驗,直接、間接的可能比青年人多一些,對幫助大家理解經(jīng)典作品可能有好處。這是我的一點開場白,下面轉(zhuǎn)入正題。
如果要探尋愛情的意義,就是剛才講的本質(zhì)上實際上是圍繞兩個問題,這是互為表里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愛情是不是存在,愛情能否持久,世上有沒有真愛?第二個問題是愛情有沒有境界,愛情的本質(zhì)是讓人趨向優(yōu)美還是讓人趨向丑陋,是讓人趨向高尚還是讓人趨向卑劣,是讓人生命更加完善還是與之完全相反?這兩個問題只要想清楚了,對愛情的本質(zhì)就搞清楚了。
第一個問題對大多數(shù)人說來好像不成問題,但是現(xiàn)在由于外來思潮的影響,由于消費主義思潮和泛濫化信息的沖擊,一些自以為非?,F(xiàn)代派的人就曾否定愛情的持久性,認為愛情是不可能持久的,繼而否認有真愛情存在,再進一步否認有愛情存在。在他們看來,異性之間不存在由衷的愛慕,而只存在相互的利用和交換。我不贊成這種說法,這種看法背后其實是商品代替的觀點和市場萬能論,市場不可能萬能,他們卻鼓吹人的一切包括情欲情感都是商品,一切秩序都要服從規(guī)則,把人當成商品,愛情自然成了商品。這種觀念在否認愛情的存在,接受這種思想鼓吹的人對事物存在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