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皮亞茲·史密斯開始預測末日日期后,科學的影響越來越大。來自環(huán)境學家和核戰(zhàn)爭過敏者五花八門的警示預言也在增加,說世界已經大難臨頭了。從氣象學家艾伯特門在1919年預測,將有6顆行星共同作用產生磁場電流,這將會導致太陽爆炸,到美國航天局工程師埃德加·韋斯蘭特(1932~2001)出版了一本書《毀滅將發(fā)生在1988年的88個理由》(這本書在短短幾個月內賣出了400萬本)。
然而,這些均未引起多大的波瀾,直到1974年暢銷書《木星的影響》出現(xiàn)。該書作者是兩位專業(yè)的天體物理學家——約翰·格里賓和斯蒂芬·普拉格曼。這本書預測,1982年“九大行星”呈現(xiàn)罕見的直線排列,這將形成一股強勁的聚合力。該引力將對地球板塊施以巨大壓力,造成致命的地震和全球氣候的驚人變化。這本書本來只是對天體物理學的預測,但最后卻被末日狂熱分子誤解和濫用。然而1982年沒有發(fā)生任何事件,這也給兩人的事業(yè)帶來了巨大的損害。
這本書確實對人們的末日爭論產生了影響,因為支撐本書的觀點是事實本身而不是人們心目中的眾神。但這種觀點也為眾多“死亡空間”的情景提供了依據,“死亡空間”的影響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隨后我們會更詳細地研究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危險,從偏離軌道的小行星到彗星爆炸。所以可以說,并非所有的末日場景都是宗教想象力的產物,只要給予足夠多的時間和足夠多假設的可能,任何有科學基礎的人都同樣能夠做出世界末日的預言。
結論
整個預言史給人的印象并不是特別深刻??v觀所有的預言,其中成功的預言所占據的比例恐怕還不到1%。(然而即使是這1%的成功預言,也要讓全天下都知道。)
當然,有些人會說,雖然古時候錯多對少,但也可能少數人做出了正確的預測,只是目前還沒有實現(xiàn)而已。還有人認為,即使我們可以證實過去的末日預言都失敗了,但是仍不能證明所有的預測都是胡說。這就好像是說,即便每個人的彩票都沒有中獎,但不能說任何人都不可能選出正確的中獎號碼——當一種錯誤被證明時,仍伴有成功的可能性。
有兩個“先知”——諾查丹瑪斯和謙和的埃德加·凱西(來自肯塔基州霍普金斯維爾),他們被全世界數百萬人普遍奉為當今名副其實的預言家,盡管他們的預言還沒有實現(xiàn)。有關這兩個人我們之后會仔細探討,看看他們真的是有預言天分的人,還是只是承載了我們共同期望的載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