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庭事務(wù)成為小主人(2)

培養(yǎng)女兒上北大:一個普通家庭的教子經(jīng)驗 作者:史生榮


有的孩子兩三歲了,仍不知道什么東西是自家的,什么東西是人家的,到了別人家,仍然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不給就哭就鬧,這不能不說是家庭觀念教育的缺失。

把孩子培養(yǎng)成小主人,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孩子有了責任感,就有了責任意識和主動精神。這樣孩子不論什么事都會自己動腦筋考慮,也會為父母著想,也會為家庭著想?,F(xiàn)在許多家庭為孩子的學(xué)習(xí)發(fā)愁,要陪著孩子學(xué)習(xí),陪著孩子寫作業(yè)。其實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是父母沒把孩子當成小主人,而且把孩子當成什么事都不懂的孩子。既然父母覺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得父母來管,都得父母來操心,孩子當然不會去想什么。久而久之,孩子不僅不會有責任感,連腦筋都會懶得動,自己的什么事,自己都不會去想。

不少人抱怨孩子長不大,已經(jīng)二十多歲的成年人了,什么事都不管,什么事都不考慮,什么事都得父母管,都得父母來操心。其實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教育不當?shù)呢熑巍,F(xiàn)在是獨生子女,父母有充足的時間來管孩子,而且管得太多,管得太細,而且有的孩子不但父母親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管,這么多人管著,而且都要求按大人的意愿去辦,孩子當然不愿意自己考慮,也沒法自己考慮,因為更多時候自己考慮了不管用,說了也不算。因此,就養(yǎng)成了孩子不僅不當家,也不聞不問家里的事情,教育成了典型的公子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缺什么就向家里要什么,根本不考慮家里的情況,也不知道家里的情況。這樣的孩子,不僅沒有責任感,也不會知道自己將來要干什么,父母需要他干什么。

有天我在校園里散步,一個男生問一個女生干什么去,女生說去買西紅柿。男生說你不是不愛吃酸的嗎?女生說是我媽要讓我去買,還要我每天生吃兩個。上大學(xué)了,每天吃什么都要父母來安排,孩子又怎么能長大。

我記得還是我的女兒很小的時候,如果家里有東西找不著,我就問女兒知道不知道放在了哪里。如果女兒知道,她就會跑去拿出來;如果不知道,她就會和我一起找。這樣久了,她知道得就比我們多,感覺記得也比我們牢,什么東西找不到,我們會本能地問女兒,很多時候她還真的能找到。大一點后,家里有什么事或者要買什么東西,我們都要她知道或者讓她參與,這樣她就自覺地把自己當成了家里的重要成員和大人,許多時候會主動參與家里的事情,也會主動為家里出謀劃策。這個習(xí)慣我女兒至今還保留著。去年我們買了一臺液晶電視,本來我們以為女兒在北京,又要參加一個考試,再說也不是什么重要的東西,就沒打擾女兒,結(jié)果后來她母親在電話里和女兒聊天時說了電視的事,女兒就很不高興,也立即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說她雖然不在家,但仍然是家里的人,為什么這么大的事不和她商量,如果商量,她會在網(wǎng)上查哪種品牌的最合適,多大尺寸的最適合??梢娕畠簩依锏氖逻€是很牽掛。

有主人意識,就會有很強的家庭觀念,也會很關(guān)心父母家人。我的女兒離家到北京上學(xué)已經(jīng)五年多了,但我和她母親的生日她每年都記著,每到過生日那天就會早早地發(fā)來短信,然后叮囑吃什么怎么過。妻子的幾個侄兒侄女也在蘭州,我女兒甚至?xí)o她表哥表姐發(fā)短信,要他們到我們家來給我們過生日。有次我的生日我都忘了,那天我講完課往回走,手機突然響了,是女兒發(fā)來的祝賀短信,回到家,妻子已經(jīng)做好了飯菜。妻子告訴我,說她剛上班就接到女兒的電話,要她早點回家準備給我過生日。其實我女兒關(guān)心的事情還很多,比如三八節(jié),她會打電話讓她的表姐買花來送給她的母親,就連二月二,女兒也會發(fā)短信提醒我要不要理發(fā)剃龍頭。今年我的生日,女兒就在網(wǎng)上訂了蛋糕,上午我還沒上班,蘭州的糕點店就打來了電話,先是祝賀生日,然后說女兒在北京給我訂了蛋糕,問什么時候把蛋糕送來。今年端午節(jié),女兒又在網(wǎng)上給我們訂了粽子。對這一切,別人都很羨慕我,其實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都是從小教育孩子的結(jié)果,正確的教育,會培養(yǎng)出讓你自豪一輩子的孩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