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回 紅東瓜教孝發(fā)莊言(1)

江湖奇?zhèn)b傳 作者:平江不肖生


%%第三回 紅東瓜教孝發(fā)莊言 金羅漢養(yǎng)鷹充衛(wèi)士

柳遲獨自上前,向三人磕頭行禮。三人都像很注意的樣子,指著柳遲問老道:這小子是那里來的?老道笑嘻嘻的答道:"這是我末尾的小徒。"隨著略述了一遍柳遲的來歷。首先進房的那白胡須老頭,端詳了柳遲兩眼,點頭笑道:"這個小孩的骨骼氣宇都好到十分,向道的心又能堅誠如此,將來的成就,怕不在你我之上嗎?"旋說旋掉過臉向拿鳳頭杖的老太太笑道:"清虛門下,真可謂英才濟濟,于今恰應(yīng)了三十六天罡的數(shù)了。"老太太點頭答道:"這個小孩的根基極厚,三十五人之中,沒一個能趕的他上。不過我嫌他學(xué)道太早,血氣未定,深思太過,將來于他自己的身體,不無妨礙。"老道忙接著答道:"我本也是如此著想。因恐他年紀太輕,見道不篤,操守不堅,若再和那些無知乞丐混上三年五載,身體上受的苦痛過多,又一無所獲,漸漸的改變了初心。那時方去糾正他,就來不及了。"那容貌像壽星的老頭,坐在旁邊,只是嘻嘻的笑,一聲不做。紅姑笑向那老頭,叫了一聲紅東瓜道:"你只是這們笑,又不說出甚么來,畢竟搗甚么鬼呢?"那老頭伸手摸摸自己的腦袋,打了一個哈哈道:"我本像煞一個紅東瓜,我看你倒像煞一只落湯蝦子呢!"說得各人都大笑起來了。只有三十五個徒弟和柳遲不敢笑出聲來,也都低著頭,掩著嘴。紅姑被笑得不好意思,兩臉越顯緋紅了。

老道忙止了笑,指著首先進房的白胡須老頭,向柳遲說道:"這位是常德烏鴉山的朱三師伯,名諱鎮(zhèn)岳,是雪門祖師爺大弟子。劍術(shù)在南七省首屈一指,無人及得。你雖在我門下,但凡事能求得他老人家指教,必能得著很多的好處。"柳遲忙應(yīng)了聲是,重新向朱鎮(zhèn)岳叩頭,朱鎮(zhèn)岳抬起身來笑道:"我怎能及得你師父的本領(lǐng)?不過我是一個最歡喜獎掖后進的人,方才聽你師父述你的來歷,我心里就高興的了不得。我們當劍客的,最難得就是可傳衣缽的弟子。十個得道的劍客當中,不過兩三個有緣的,能有人接受衣缽。其余七八個,雖一般的收有徒弟,甚至徒弟多到百數(shù)十人,究其實,一個也不能望他大成。所以我們這一道,一代衰微似一代。我瞧你的氣宇,十年之內(nèi),必能使清虛門下大放光明。只怕我的年紀已老,沒緣法,看不見你成功得名的盛事。"柳遲不知應(yīng)如何回答,唯有拜謝。老道又指著拿鳳頭拐杖的老太太,向柳遲說道:"這位是朱師伯母,和朱三師伯本是同門,因惡相打,變成好相識。此事在四十年前,江湖上傳為美談。你生的太晚,此時和你說,也不懂得??傊?,朱師伯母的本領(lǐng),恰是你朱三師伯的對手,你也是得殷勤求教的。"柳遲聽了這些話,也真莫名其妙,只得恭恭敬敬的向朱老太太叩頭。朱老太太笑對柳遲道:"你師父原是當叫化子出身,他的資格卻比你老。在四十年前,已是一個有名氣的叫化子了。"柳遲不敢答應(yīng)。紅姑笑著搖手說道:"罷了罷了,時間已不早了,還得商量正事。這位是喻洞的歐陽凈明師伯,我給你這小子引見了罷。他方才望著你,只是笑著不做聲,你倒得問他,是個甚么道理?"柳遲也一般的叩了頭。

歐陽凈明也抬了抬身問道:"柳大成是你甚么人?"柳遲見他忽然提出自己父親的姓名來,心里不由得一驚,口里忙答應(yīng):"是家父"。歐陽凈明點頭又問道:"你有多少兄弟?多少姐妹?"柳遲應(yīng)道:"就只小侄一人,并無兄弟姐妹。"又問道:"你離家?guī)啄炅耍?答道:"三年了。"又問道:"你父母知道你在這里么?"答道:"小侄心戀道術(shù),三年不曾歸家,家父母不知小侄在此。"紅姑在旁聽了,顯出不耐煩的樣子,反問歐陽凈明道:"你盤問他這些玩意干甚么?學(xué)道的人,從來都是拋妻撇子的,在外數(shù)十年不歸。他這三年不歸家,也算不了甚么稀罕的事。"歐陽凈明正色答道:"只聽說學(xué)道的人有拋妻撇子的,不曾聽說有拋父撇母的。父母都可以拋撇,這道便學(xué)成

了,又有何用處?并且世間決也沒有教人不孝的道術(shù)。我再問你:你父母不知道你在這里,你可知道父母在哪里么?"柳遲被歐陽凈明這幾句話嚇得汗流浹背,心中愧悔的了不得,忽聽得問自己知道父母在哪里的話,更茫然不知應(yīng)如何回答?心里又恐慌自己父母出了甚么變故。歐陽凈明見柳遲躊躇不答,又接著問道:"你只知道心戀道術(shù),不知你的父母想念你的苦么?"柳遲才答道:"小侄的家,祖居在隱居山底下,將近二百年,不曾遷徙。舍間的家資,又粗足溫飽。家父母的年齡,尚不算高,精神并未衰老。小侄不孝,實以為家父母此刻仍是安居舊處,所以能安心在此,追隨師父學(xué)道。師伯既是這般見問,必是家父母此刻已離了故里,但不知現(xiàn)在哪里?是如何的情狀?還要求師伯明白指示。小侄好晝夜趕去,慰家父母的懸望。"眾人聽了柳遲的話,都屏聲絕息的,望著歐陽凈明,老道更是注意。

歐陽凈明從從容容的向老道說道:"我前月在南岳進香,回頭在路上遇見夫婦兩個,也是朝山回頭。那婦人旋走旋哭,男子安慰一會,自己也飲泣一會。我同走了一日,猜不透這兩夫婦為甚么這們傷感?夜間同宿在一家火鋪里,見那婦人實在哭得可憐,我忍不住,便向那男子問是甚么緣故?那男子說道:'我是長沙東鄉(xiāng)隱居山底下的人,姓柳名大成。夫婦兩個,中年后才得一子,取名柳遲。只因鐘愛過甚,懈怠了管束,在三年前,跟著一群叫化子跑了,至今渺無音信,也不知是生是死。我夫婦老年無靠,而柳家的宗嗣也要從此斬斷了。我夫婦沒法,只得求求南岳圣帝。我兒子死了,只怪我夫婦命該乏嗣;若是還不曾死,就得求菩薩顯靈,使我兒子轉(zhuǎn)回家來。'我當時問明了柳遲的身材、容貌,本想幫著他夫婦到處物色。奈歸到家中,接二連三的事,把我羈絆住了,并沒想到柳遲就在你這里。"柳遲聽了歐陽凈明的話,已掩面痛哭起來。老道止住他說道:"用不著哭泣,你就此歸家去罷。你學(xué)道的年齡本也太早,我此時便派你大師兄楊天池送你歸家。不過你在家中,不要荒廢了吐納的工夫。你工夫到甚么時候,我自然到你家來指點你,毋庸來找我。"柳遲又是歡喜,又是依依不舍,只得拜辭了一干人,向楊天池作揖說道:"勞大師兄的步,心實不安。不知大師兄認識寒舍么?"楊天池笑道:"我昨日便道過隱居山,還在那白果樹底下尋了兩株草藥呢。老弟府上,雖不曾去過,大概沒有尋覓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