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回 述前情追話湘江岸(1)

江湖奇?zhèn)b傳 作者:平江不肖生


 

話說笑道人忽然跑到義拾兒跟前,雙手將義拾兒的頭捧了。此時頭上傷處的瘢痕,已經(jīng)脫落了,只是還不曾長出頭發(fā)來。然兩邊頭角上的旋紋,仍仿佛能看得清楚。笑道人仔細端詳了幾眼,拍著義拾兒的肩頭,笑道:"你不用著急不知道你的親生父母,我能使你一家團圓。不過一時不能辦到。"義拾兒喜問道:"你老人家怎生能知道我的親生父母呢?我實在是我義父正月十三日在大河里拾著的嗎?"笑道人道:"如何拾著的,我雖不能斷定,然是十年前的正月十三日,落到你義父手里,是一些不錯的。至于你問我怎生知道你的親生父母,這事也真是湊巧。十年前的元宵,我恰好在長沙。長沙省城里三教九流的人物,我認得極多。有人告訴我,說小西門河里,到了一號大紅船。船上載的是官眷,不知為的甚么,要買一個周歲的男孩子,不怕價錢大,只要是頭上有兩個螺旋紋的。于今城里頭的媒婆,都想張羅這筆買賣,滿城尋找合適的孩子。有一班無賴子聽了這個消息,也想趁此發(fā)一注橫財,到處打聽有周歲男孩子的人家,打算買通人家底下人或老媽子,用調(diào)虎離山之計,將男孩弄到手,去賣給那紅船上。那些有男孩的人家,也聽了這不好的消息,多是幾個人圍守自家的孩子,怕被人偷了去。我當時知道了這事,很覺得奇異,探訪了好幾日,不曾探出原因來。只知道那船上的官眷是廣西人,在湖南候補的楊晉谷的少爺、少奶

奶。少奶奶是平江大紳士葉素吾的小姐,這回是從娘家回婆家。那船上的人,異口同聲的不肯說出買孩子的緣故來。后來也只知道花了一千多兩銀子,買了一個裁縫的兒子,帶到衡州去了,我也沒再打聽。過了五年,聽說楊晉谷因事掛誤了,丟了前程。又因年紀也老了,就全家回了廣西原籍。但不知他是廣西那府那縣的人?剛才聽你所說,觸發(fā)了我十年前很覺得奇異的事。心想買人家小孩,做自己兒子的有,然從來沒聽說要限定是周歲,而頭上又要有兩個螺旋紋的。這不待說是自己原有這們一個小孩丟了,要買一個同樣的補缺。你說同學的揶揄你,是十年前正月十三日在大河里拾著的,和我所見的年月日都對。而那時的你,恰好又只周歲,我心里已有八成,可斷定那船上要買的,就是為補你的缺。但須看你頭上,果是有兩個螺旋紋沒有?你于今頭上雖然脫落瘢痕,不曾長出頭發(fā),然發(fā)根的紋路,是看得出來的。不是很顯明的,一邊頭角上一個螺旋紋嗎?由此一點看來,你是楊晉谷的孫子,是毫無疑義的了。你的親生父,叫楊祖植。但不知你因何才得周歲,就會掉在河里?十九是因領(lǐng)你的奶媽不小心。這事除了你當日同船的人而外,沒有旁人知道,所以打聽不出。"義拾兒聽了,流淚說道:"我果然還有親生父母在世,卻為何也不到金家河一帶來找尋我呢?可憐我父母,當我那落水的時候,不知道哀痛到了甚么地步?我怎的出世才周歲,就有這們不孝?于今既承你老人家指點我親生父母,現(xiàn)在廣西,我豈可再逗留在外,不作速歸家,慰我父母的懸望?"笑道人連連點頭道:"你十來歲的孩子,知道盡孝,很是難得。我既救活了你的性命,應(yīng)得成全你這一片孝心。不過你的年紀畢竟太輕,不知道世事。此地離廣西三千多里,山川險阻,盜匪出沒無常,老在江湖的人,尚且不容易行走,你一個未成年的小孩,既在我這里,我豈肯教你如此涉險?況且你父母是廣西那府那縣的人,還不知道。廣西一省,那們大的地方,你一個小孩子,貿(mào)然到那里尋找?"義拾兒哭道:"我不問尋找得著與尋找不著,總得去尋找。莫說還知道我的父母是在廣西,便是不知道,只要明白我的親生父母確實尚在人間,那怕連姓名都不曉得,我也得尋遍天下。上天可憐我,總有尋著的一日。"笑道人見義拾兒小小的年紀,居然能說出這種話來,心里不由得愈加喜愛。拉了義拾兒的手,坐在床沿上,一邊撫著他的頭,安慰他說道:"好孩子!不用著急。你

有這一片孝心,自有你父母重逢之日。我剛才不是說了,能使你一家團圓的話嗎?這事包在我身上,我可托人去廣西打聽。你的父母是很有聲望的人,大概打聽還不難。等打聽得有了著落,我就親身送你去。你父母此時的年紀,不過三十多歲,便再過三年五載,也不愁沒有見面的日子。我因很歡喜你的資質(zhì)好,想收你做個徒弟,傳你的道術(shù)。像你這般天分,加以猛進之功,三五年就可橫行天下。那時你自己也不難獨自去廣西,尋找父母。"義拾兒也是一個大有慧眼的人,合該成為清朝一代的大劍俠。所以鬼使神差的,從周歲掉在河里,落到萬二呆子手中,才有迷路被牛挑下山澗的事。若在楊祖植家中,帶著回到廣西去了,又如何能從笑道人學道呢?義拾兒當時聽了笑道人的話,有夙慧的人,自然聞道心喜,即刻立起身來,趴在地下,朝著笑道人叩了四個頭。笑道人打著照例的哈哈,彎腰將義拾兒扶起,說道:"你這義拾兒的名字,是你義父給你取的乳名,人家聽了不雅。你本姓楊,我給你一個名字,叫楊天池。你就住在這清虛觀,朝夕用功修煉。我不帶你出外,你獨自不許出外。"楊天池連聲應(yīng)是。從此,楊天池便在清虛觀跟著笑道人修煉劍術(sh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