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回 小俠客病試千斤閘(1)

江湖奇?zhèn)b傳 作者:平江不肖生


 

話說向樂山勉強挨出火鋪大門,行不到兩箭路,就昏倒在地。這時正是十月間天氣,曠野寒風(fēng)已是侵肌削骨。幸虧向樂山得的是火癥,在草地上睡了一夜,次日倒清醒了。只覺得肚中饑餓難挨,想回到火鋪里去買些飯吃,又苦身邊一文不剩。料想這個沒有天良的火鋪,不給他錢絕不會有飯給人吃。遂竭力掙扎起來,打算找一個大戶人家去討些飲食。

行了半里多路,忽見前面山坡下有兩條極雄壯的牯牛,在那里拼命相斗。兩條牯牛的角,都有兩尺多長。兩個牧牛的小孩,各自牽著牛?,用力往兩邊拉扯。但是兩牛斗紅了眼,那里拉扯得動呢。都急得哭著叫喊起來。向樂山滿想上前,將兩條牛分開,奈自己大病之后,恐怕敵不過兩牛的力量,沒得反被牛斗傷了,給人笑話。只是兩牛正擋住自己的去路,山坡下的道路又窄。兩牛既斗紅了眼,打那跟前經(jīng)過,也得提防被那長角挑著。

正在旋走旋計算應(yīng)如何才好過去,只見從山坡里走出一個十四五歲的童子,穿著得十分華麗,相貌也生得十分清俊。左手把著一張朱漆雕金雙弦小彈弓,右脅下懸著一個繡花彈囊。笑盈盈的走了下來,開口問兩個牧童道:"你們哭叫些甚么呢?牯牛斗架不是很平常的事嗎?"即聽得兩個牧童答道:"解少爺那里知道,像這般的斗架,

輕則把角折斷,重則兩牛都得斗死。折斷了角,也是成了廢牛了。"那童子笑道:"你們有?在手里,也拉扯不動嗎?"牧童道:"我們實在不能再用力了。若一下扯缺了牛的鼻間,就更沒有法子了。"童子笑著向牛跟前走,牧童連忙止住道:"解少爺快不要上前去。兩條畜牲都紅了眼,把你挑傷了,我們更該死了。"那童子也不答話,一伸右手,握住一條牛尾,回頭教牧童讓開。牧童忙往旁邊一讓,那童子拉住牛尾向后便退,將那條牯牛拖退了丈多遠。牯牛被拖得嗎嗎的叫。但是拖退了那條,這條卻趕上去斗。讓路的牧童便連聲叫苦道:"解少爺專拉我的牛,我的牛太吃虧了。"童子聽了,即停住腳,用手在那牛屁股上向前一推。這條牛抵不住,也往后退。嚇得這牧童避讓不迭,也連聲嚷道:"解少爺幫著他的牛斗我的牛,我的牛不太吃苦了嗎?"向樂山立在一旁看了,不由得暗暗納罕。心想:這個孩子的力量真不小??此囊路舛?,可知是一個富厚人家的少爺。我今日窮途落魄,能在他跟前顯點兒本領(lǐng),倒不愁得不著一頓飲食。只恨我這時偏在大病之后,又饑瘦無力,這便如何是好呢?心中一急,忽生出一個計較來。思量:羅新冀老師傅傳授的千斤閘,還不曾有機會使用過。這時正需用得著,何不試他一試。主意已定,便不遲疑,趁那童子把兩牛推走的時候,幾步走到兩牛當(dāng)中,一手按住一個牛頭,口中笑道:"你們都用不著爭論,等我來替兩牛講和罷?"話沒說完,兩牛被按得都跪下了前蹄,不能再斗了。向樂山隨手一帶,兩牛都睡倒了,口流白沫,兩眼翻白。原來這種千斤閘又名重拳法,并非實在功夫,乃是一種魔術(shù)。不過極不容易練成,練了和實在工夫一樣,隨時隨地都能應(yīng)用。那怕籃盤大的麻石,運用千斤閘一掌劈去,能立刻劈成粉碎。不問有多們壯健的牛馬,一遇千斤閘,就壓得伏在地下,動彈不得。本人坐在船上,可用千斤閘將船壓沉。會使千斤閘的人,使起法來,任憑多少人也拖扯不動。就只動手和人較量武藝的時候,卻用他不著。向樂山這時用千斤閘將兩牛壓服,那童子果然驚異的了不得,慌忙走過來,請問向樂山的姓名。向樂山把姓名說了,也回問他。他說姓解,名清揚,定要請向樂山到他家去。向樂山巴不得有此一請,隨點頭應(yīng)好。

正要舉步跟著解清揚走,兩個牧童忽同時放聲哭道:"你這人把我們的牛打死了,就想這們走嗎?"向樂山回頭笑道:"我何嘗打死你們的牛,這兩條牛不都好好的活130在這里嗎?"牧童不依道:"既是活著的,如何不動一動呢?"向樂山道:"要他動很容易,我一走他就會動了。"牧童哪里相信,四只手將向樂山的衣角拉住不放。解清揚見兩牛躺在地下只是喘氣,也只道是要死了,便教牧童松手道:"打死了牛沒要緊,算是我打死的便了。"牧童見解清揚這們說,才把手松了。向樂山道:"兩牛因斗疲了,又被我一按,所以躺在地下不能動彈,過一會就要起來的。"向樂山跟著解清揚轉(zhuǎn)過山坡,走到一所樹林茂密的莊院。解清揚道:"這就是寒舍了!"向樂山看那莊院的規(guī)模,比陶守儀家還要宏大,一望就知道是一個資產(chǎn)雄厚的紳耆家。解清揚引向樂山進了大門,只見幾個青衣小帽的人從門房里出來,垂手侍立的迎著。解清揚把頭略點了點,問道:"老太爺已起床了么?"中有一人搶著答道:"已起床好一會了。剛才還傳話出來,請少爺回來的時候,趕快上去呢。"解清揚也不答話,側(cè)著身體,讓向樂山到里面一間書室就坐,隨告罪說道:"且等小弟進去稟明家祖,再出來奉陪。"向樂山連說請便。解清揚進去不一會,即攜扶著一個白須老者出來。向樂山忙立起身。解清揚對向樂山給介紹道:"這是小弟的家祖。"向樂山搶前一步行了個禮。解太公也忙答禮笑道:"方才聽得小孫稱贊老哥的本領(lǐng)了得,老朽不由的十分欽佩。老哥貴處那里?何時到敝鄉(xiāng)來的?看老哥的氣色,敢莫是病了才好么?"向樂山見解太公說話的聲音宏爽,精神充足,全不像是上了年紀(jì)的人,料想也是一個有本領(lǐng)的人物,便將自己的身世來歷略述了一遍。解太公笑道:"原來是羅老英雄的高足,怪不得有驚人的武藝。羅老英雄和老朽最要好,只可惜我和他相見得遲,他去世得太快。本來打算將小孫拜給他做徒弟的,一則因羅老英雄存心客氣,說自己的本領(lǐng),不夠做小孫的師傅。一則因玄妙觀的智遠禪師歡喜小孫,定要收小孫做個徒弟。老朽知道智遠禪師的本領(lǐng)原不弱似羅老英雄,既是歡喜小孫,便算與小孫有緣,當(dāng)下就依了禪師的。只是禪師的本領(lǐng)雖好,無如小孫的資性頑梗,何嘗能得著他師傅的好處啊。若承老哥不棄,得便指教指教,老朽真是感激不淺了。"向樂山慌忙拱手答道:"敝老師尚且自知本領(lǐng)不夠,小子有何知識,敢當(dāng)指教的話。"解太公回頭對解清揚道:"向大哥大病新痊,昨夜又露宿一宵,此時必已很泛饑了,便不去催廚房里,快些開飯上來。"解清揚應(yīng)著是去了。向樂山正苦不好開口要飯吃,聽了這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