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市道的低迷和競爭對手的壓力同樣令嘉禾影業(yè)飽受沖擊,但更令總裁鄒文懷憂心的是,公司昔日可謂猛將如云,如今卻是人才凋零。連導帶演的洪金寶正走下坡路;凌厲寫實的麥當雄鮮有蹤跡;“冷面笑匠”許冠文專心做他的演藝人協(xié)會主席去了;籠絡的一班新人如陳德森、馬楚成、陳木勝,固然將動作槍戰(zhàn)片拍得逼近好萊塢大片水準,無奈市場環(huán)境愈發(fā)惡劣,票房慣性仍需時日積累--唯有成龍依然是嘉禾的真正票房保證,自1994的《醉拳2》后,成龍的《紅番區(qū)》、《簡單任務》、《一個好人》不僅蟬聯(lián)三年香港本土票房冠軍,并且在國際市場大受歡迎,更引發(fā)北美影界的轟動效應。也正因有這位福星相佑,嘉禾才可以在90年代中后期香港影壇全面低迷之際,仍舊保持龍頭老大的聲威氣勢。
六、成敗又爭由人算? 較量且自待來期
古語有云: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此話正可應在如今嘉禾身上。1996年,王晶、文雋、劉偉強依托嘉禾組建“最佳拍檔”電影公司,陸續(xù)拍出《古惑仔》系列及《風云雄霸天下》等賣座猛片,為日漸頹勢的香港影壇帶來幾分活力之余,亦部分解決了因成龍進軍好萊塢而令嘉禾無人支撐的危機。
孰料之后嘉禾便再無此幸運:先是1997年二當家何冠昌撒手人寰,緊接著公司又債務纏身;1998年,嘉禾競投政府特批的將軍澳影城用地,卻被邵逸夫聯(lián)合中國星等六家電影公司獲勝,敗走麥城的鄒文懷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嘉禾占據(jù)20多年的斧山道片場亦被政府收回。更為雪上加霜的是,1999年負責發(fā)行及院線的嘉禾娛樂上市公司被指違反規(guī)則予以停牌,而嘉禾電影公司亦因虧損達億元主動清盤,旨在重整集團公司架構。
重組后的嘉禾影業(yè),聲勢大不如從前,雖然遠在好萊塢發(fā)展的成龍回港又為公司拍攝了《玻璃樽》、《特務迷城》兩部賀歲片,可惜3000萬左右的票房未能達到預期。待至2002年,頹勢已現(xiàn)的嘉禾居然只有三部電影問世;2003年,則僅制作了年頭的《行運超人》和出品了年尾的《金雞2》,如此大幅減產(chǎn),與全盛時期的一年20多部相比,簡直天壤之別。2007年11月,鄒文懷宣布退休,將一手創(chuàng)下的嘉禾售予內(nèi)地公司橙天娛樂,2008年橙天娛樂成功收購嘉禾的股份,更名“橙天嘉禾”正式在香港上市。至此,稱雄影壇近40年的嘉禾名存實亡。
反觀一度沉寂的邵氏,自與中國星聯(lián)手挫敗嘉禾奪得將軍澳影城用地后,征戰(zhàn)影壇的雄心又起。2001年,邵逸夫與方逸華夫婦成立“電影動力有限公司”和“星藝映畫電影公司”,攝制作品《絕色神偷》、《漫畫風云》、《驚天大逃亡》、《新扎師兄之青年干探》,以及2003年重打邵氏旗號的劉家良作品《醉猴》,可惜票房反響皆是一般。直至2009年,邵氏與TVB聯(lián)合出品的《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以低成本制作收一千多萬票房,算是扳回一城。近期邵氏也有一系列“舊瓶裝新酒”的重拍計劃進行中,首當其沖的為曾志偉執(zhí)導的《七十二家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