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
獨二代”——這是吸引我這個從事人口計生宣傳的人的敏感詞。中國的國情使得我們無可奈何的有了“獨一代”,現(xiàn)在又有了“獨二代”。但這種與幾千年家庭文化不同的特殊“家情”,有沒有它特殊的養(yǎng)育特點和方式呢?很高興看到梅老師用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高度的責任心去關注了,并與我們分享了發(fā)生在她身邊其實也是我們自己身邊的很多故事,我被深深吸引了,并開始深深檢省,不僅因為從事著人口工作,也因為我家也有“獨二代”。
——莫楊(原央視《人口》欄目主持人,育兒專欄作家)
這本書匯聚了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細心地觀察和心理咨詢感悟,幫“獨二代”家長們輕松教子,快樂育兒,做新時代的好家長,與“獨二代”一起成長!
——東子(著名家教暢銷書作家,家庭教育專家)
“獨二代”們聰明、活潑、見多識廣且富有創(chuàng)意,甚至因為進化的關系他們越來越漂亮。他們是早上的太陽,是未來的中堅,如果讓他們不負眾望,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自己變得更成熟同時積極學習科學的育兒方式。
——孟遷(CCTV少兒《成長在線》客座專家)
現(xiàn)實的話題,難得的角度,拳拳的愛心——作者長期從事幼教和心理咨詢工作,以這樣的選題,來喚醒大家對“獨二代”問題的關注和重視,引領大家選擇有利于“獨二代”健康成長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方式,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必讀。
——李忠輝(電視節(jié)目《父母學堂》創(chuàng)始人,家庭教育專家)
對“獨二代”,我們的擔憂多過祝福,我們的批判多過贊美,包括對與“獨二代”息息相關的兩大問題——祖輩的“隔代教養(yǎng)”和作為“獨一代”父輩的“臨代教養(yǎng)”,同樣如此。
為了掌上明珠的健康成長,祖輩和父輩可謂鞠躬盡瘁、不遺余力。在低頭拉車的同時,我們可別忘了抬頭看路,放慢腳步,不時地停下來想一想:我們對“獨二代”的教育有哪些地方還存在偏頗?是否真正適合我們的“獨二代”?是否還能做得更好?……
教育不是靠想當然,不是靠往日積累的唾手可得的經驗就足矣。社會在不斷發(fā)展,環(huán)境日新月異地變化,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庭教育者,我們自己更需要不斷地用心看、認真學。
假設命題、案例求證、結論呈現(xiàn),從本書中你能找到自已的正確答案。作為第一部“獨二代”教養(yǎng)指南,本書實至名歸!
——劉莉(《親子》雜志社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