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次融資(1)

百度那些人和事 作者:丁西坡


2000年9月,百度成功進行了第二次融資。

此時,百度成立僅僅9個月。

這時的百度獲得在美國排名前三位的大風險投資商之一——德豐杰(DFJ),以及國際數(shù)據(jù)集團(IDG)的1000萬美元風險投資。

其中DFJ約占兩次融資總投資額的75%,成為百度的單一最大股東。

根據(jù)估算,這個時候成立不到一年的百度,價值至少應當在2500萬美元以上。而IDG則以120萬美元的種子基金,占百度4.6%的股份。

如果說第一輪融資的功勞要記在徐勇的頭上,那第二次融資,李彥宏足以被稱為“上帝”。

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的寒冬”越來越寒。

再晚一段時間,就沒有融資機會了。

沒有錢,那么公司只有關門了。

從李彥宏的角度看:他的第一筆融資是120萬美元,最初計劃用半年,結果李彥宏精打細算,按照堅持一年的計劃來花。

到2000年6月時,百度才花掉了60萬美元,李彥宏手里還有60萬美元。

到9月份獲得第二筆融資時,李彥宏手頭應該還有幾十萬美元。

現(xiàn)金,就是底牌。

手中握有底牌,才能使自己先立足于“不敗”境地。

這正是李彥宏和那些“先烈”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家不同的地方。

“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边@句話流傳至今,肯定是有它的道理。

在美國硅谷時,李彥宏看到過,每天都有公司因為有了風險投資而開山立派,每天也都有公司因為囊中羞澀而關門大吉。

中國有句俗話叫“人窮志短”。

要想做到人窮志不短,很困難。

所以李彥宏認為,一定要在不需要錢的時候融資。

因為這樣,新創(chuàng)業(yè)的公司在尋找投資的時候才能硬起腰板,以平等的身份來磋商具體事項。而投資人看到公司的經(jīng)濟狀況良好,也就認為公司運作不錯,很樂意進行投資了。

李彥宏曾經(jīng)這樣說:假如當時沒錢了,而這時候有個投資商走過來說,我沒有1000萬美元,但我有100萬美元,我要占你30%的股份,那我們就完了。因為沒有錢了,只好拿這樣的條件去交換,這對于公司的成長將會是非常大的打擊。也許有人會說,在此之前,馬云一直拖到快沒錢時才融資,而李彥宏卻說“一定要在不需要錢的時候融資”,那么聽誰的更靠譜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