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聿文 張紹琰
張聿文、張紹琰父子是臺北北投中心新村第二代、第三代居民。北投是臺北著名的溫泉鄉(xiāng),在公共澡堂洗澡是這里的特色,男性村民們穿內(nèi)衣褲在村子里走動成為這里的風景之一,這樣生活空間與人際關(guān)系讓家向外延伸了,他們提筆寫下眷村就是我的家的心情寫照。
張聿文 1963年生,祖籍湖北省漢川縣。世新大學社會發(fā)展研究所研究生,喬大文化基金會執(zhí)行長,臺北市中心新村自治會會長。
張紹琰 1991年生,祖籍湖北省漢川縣,中心新村第三代子弟,現(xiàn)就讀于東吳大學社會系一年級。
張聿文
眷村就是我的家
全臺曾有近千座各軍種的眷村用來安置眷戶,中心新村與其他眷村最大的不同是這里軍人的任務(wù)是救人而不是殺人,且這里有溫泉。因為多數(shù)人只身來臺,長期與長官、部屬、同袍間相處便成為一個大家庭,結(jié)婚后也住在同一個村子。大多數(shù)的眷村爸爸都會做菜,或許因為思鄉(xiāng)情結(jié),總會做一些家鄉(xiāng)口味的菜肴,于是就有“外省人最疼老婆”的觀感,這與本地人有很大不同。每到年節(jié)我都得幫忙做菜,這也學會了一手好功夫,可以騙老婆嫁我。我的家鄉(xiāng)菜是藕夾、珍珠丸子、粉蒸肉,但是藕湯始終做不好,是因為臺灣的蓮藕沒有湖北好,聽說連蘇杭地區(qū)的藕也比不上武漢。
早期的眷舍都沒有自己的廁所和浴室,就連廚房也是幾家共享的,煮飯做菜輪流使用灶臺。村子里有一座公共廁所和溫泉浴室,上廁所、洗澡全在自家外面,原來只有一間洗澡間,男生洗女生等,女生洗男生等,后來加建成男女各有一間,從傍晚開始,大家都端著臉盆去洗澡。也有些媽媽在沒人洗澡的時候,到浴室里洗衣服,就為了省一點點水錢。每到晚上七點半時,那是報告新聞的時間,長輩們一定會關(guān)心時事,但沒有幾個小孩愿意留在家里看新聞,洗澡間前就擠滿了大小孩與小小孩,成為村子里第二代群體交流的地方;我在高中畢業(yè)以前,去洗澡時也只穿內(nèi)衣褲在村子里跑來跑去,在村子里大家都是這樣生活的(女生當然不是),于是生活空間與人際關(guān)系讓家向外延伸了,眷村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