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對這個問題有現(xiàn)成的答案,他們說:“到您死的時候,您死了——如此而已!”或者說:“您完成一次轉變并在另一個肉體中獲得新生?!被蛘哒f:“您死后便升入天堂?!边@每一種說法反映出對人的生存意義的一種特定理解。有關生和死的信念,從死亡意味著結束的看法,到“靈魂”或“自我”在死后以某種形式繼續(xù)活著的觀念,可謂形形色色、無所不有。對于“我死后會發(fā)生什么”這一問題的答案,自從人類產生意識以來便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關注不朽——即肉體死后繼續(xù)生存——是從有關生命和必然結果的意義的問題這同一塊布上裁剪下來的:“死后,我們會怎樣生活?”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反映一個人有關人生經歷和現(xiàn)實本質的價值觀和信念。安德魯·格里利(Andrew Greeley)說:“我們人與生俱來就有兩種不可救藥的疾?。阂皇浅蔀樗乐畞碓吹纳?;一是宣稱可能死亡不是終點的希望?!盵1]
死亡對于人們可能是一個微妙的問題。鮑勃·迪倫描述了他的文選《沒有心思的時光》(Time Out of Mind)的評論者如何理解它涉及“必死性”,但是沒有一位評論家將這種認識應用于他自己;迪倫說,就是說,似乎“無論誰寫的有關這種記述的文章都獲得了不朽的生命,而歌手不能”[2]。我們的生命觀左右我們的死亡觀。反之,我們對于死亡及其意義的認識影響我們生活的方式。
每次一個能生兒育女的女人笑迎一個寶寶隆生時,一個幽靈的母親就在為失去一個孩子而哭泣。
——阿散蒂人諺語
在蘇格拉底看來,“未經檢討的生活,活得不值”。這種自省包括找出我們對死亡后果的信念。有關死后生活的信念的矛盾心理在一件與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有聯(lián)系的軼事中得到了恰當描述:有人問一位女兒剛去世的婦女,她認為女兒的靈魂變成了什么。女人回答說:“哦,好吧,我猜想她正在享受永恒的巨大幸福,不過我希望您不要談論這種使人不愉快的話題。”[3]
探索您有關不朽的信念可能不會使您接受起死亡來顯得更輕松一些——不像它應當有的結果。畢竟,不朽的前景并不總是被視為討人喜歡的[4]。不過,這樣一種探究可能導致在生命和死亡問題上前后更加一致的觀點,使得希望與感受之間有可能取得一致。甚至當我們確立了一種信仰體系后,接觸其他的觀點既可以拓寬我們有關人們對死亡作出的不同反應的了解,也可以優(yōu)化有關我們自己的信念的正確評價。在本章中,我們將通過調查研究西方和東方文化在回答“人死后會發(fā)生什么”這個問題時的某些方式,來探索必死性的意義。如果把我們仔細考慮這一人類最終的關切比做一盤磨的話,那么這些答案就為我們提供了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