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將生日晚宴選在大沽路的印度餐廳。為了不讓洋鬼子同事占半點便宜,她和鄭伊也按杰里米生日宴的標(biāo)準(zhǔn),點了3000多塊錢的美酒佳肴。
整個晚宴過程,除了服務(wù)生被統(tǒng)統(tǒng)換成了印度人,簡直就是杰里米生日宴的翻版。
宴會接近尾聲時,鄭伊去了趟洗手間,剛插好門,突然聽到有人在外面嘰嘰喳喳地講英語。
一人道:“琪琪是中國人,她的生日晚餐也要AA制嗎?”
另一人驚叫:“萬萬不可!中國人請客,你若提議AA制,就等于是在侮辱對方!”
鄭伊聞言,登時急出一身冷汗。她屏住呼吸,聽到二人均進了洗手間后,連自己正在“內(nèi)急”都顧不得了,猛地沖出了洗手間。
趕到生日現(xiàn)場,卻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來晚了。
琪琪可憐兮兮地瞅著她:“三個人已經(jīng)先撤了?!?/p>
鄭伊將她扯到一邊,抱怨道:“你可以像杰里米那樣,喊住他們,說‘算算每人得付多少錢后再走’呀!”
琪琪苦笑:“我喊不出口?!?/p>
鄭伊浩嘆一聲,無言以對——中國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基因已經(jīng)代代相傳,而且滲透骨髓,怎么可能在琪琪身上突然發(fā)生變異?!
剩下的洋鬼子紛紛跟琪琪擁抱道別,“衷心”感謝她的慷慨和盛情款待。琪琪不得不藏起自己滴血的心情,一遍遍重復(fù):“說啥呢!”“用不著客氣嘛!”“今晚玩得開心就好!”
終于,曲終人散。
鄭伊和琪琪守著一片狼藉的晚餐桌,相對無語。膚色黝黑的印度服務(wù)生已經(jīng)手捧消費單據(jù),極有耐心地候在一旁。
琪琪都快哭了:“3000多塊呢!”
“好啦好啦!”鄭伊拍拍她的手背,“餿主意是我出的,所以,今天的消費咱倆一半一半!”
“天殺的洋鬼子!”琪琪咬牙切齒。
鄭伊也很惱火:“一個人怎么可以有雙重標(biāo)準(zhǔn)?——該你們付錢的時候就AA制,輪到我們又想起了‘中國方式’?”
“以后,洋鬼子若再敢靠近我半步,我就要他們好看!”
這邊,杰里米他們把兩個中國同事氣了個半死,外籍部那邊卻以為通過兩次生日晚宴,中西方同事之間已經(jīng)向彼此拋出了橄欖枝。
于是,以杰里米為首的洋鬼子頻頻向鄭伊他們發(fā)出邀請函,不料,他們的中國同事總有一大堆“謝絕”理由等在那里;后來,他們又等著中國同事去請他們,可等來等去,這邊始終沒啥動靜。時間一長,對方也就偃旗息鼓,放棄了努力——殊不知,琪琪早將自己和鄭伊在生日晚宴上那兩次“血的教訓(xùn)”講給了每個中國同事聽,結(jié)果,中國人再聽說老外要“請”自己吃飯,誰還不被嚇破了膽?
當(dāng)然,也有個別不信邪的,認為琪琪和鄭伊的經(jīng)歷只是個別現(xiàn)象,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于是“斗膽”接受了對方的邀請。
可第二天,中籍翻譯部便又能聽到最新版本的“血的教訓(xùn)”。
“你們相信嗎?菲利普!是他主動‘請’我吃飯;吃完了飯,我故意等著不埋單,結(jié)果呢?他也坐在那里干等。等來等去,還是我坐不住了,趕緊付了賬——我的天!一個大男人,就那么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坐在那里,等我這個小姑娘掏錢包,害臊不害臊?。 ?/p>
“你那事兒算啥呀!聽聽我昨晚的悲慘遭遇:我首先接到杰瑞的電話,說浦東的普羅旺斯法國餐廳今晚有優(yōu)惠。我打了車,從浦西路遠迢迢趕去了浦東,結(jié)賬時,你猜怎樣?——原來喬治有那家餐廳的優(yōu)惠券,買一送一,我點了兩百塊錢的東西,正好幫他付掉他點的那兩百多塊錢的消費!”
就這樣,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訓(xùn)”,中國人算是怕了自己的老外同事,一見對方靠近,就忙不迭地避之不及。
可作翻譯畢竟不是一個由一種語言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言的機械工作,很多由中國翻譯翻好的文件,送到外籍翻譯那里去“潤色”時,老外們竟口口聲聲稱“搞不明白啥意思”。
比如說,中國人誰都明白的“五十步笑百步”,你若直接按字面翻譯,老外準(zhǔn)發(fā)懵;但到底怎么解釋他們才明白,這又是一大難題。后來幾經(jīng)查證,中國翻譯們才得知,英語里的類似諺語是“The pot is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鍋嫌壺黑)。”
再比如,我們說的“班門弄斧”,要翻成“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教魚游泳)”他們才能理解;而我們說的“拆東墻補西墻”,得譯成“rob Peter to pay Paul(搶了彼得的錢去還欠保羅的債)”他們才能搞清楚。
所以很多情況下,中籍翻譯和外籍翻譯必須反復(fù)溝通,才能把一個復(fù)雜的意思弄明白。
然而眼下,中外翻譯因為私下里關(guān)系緊張,竟然紛紛采取“回避”戰(zhàn)術(shù):能不去找對方,就盡量不去找對方。
私人恩怨正在影響部門協(xié)作,鄭伊主管和杰里米主管都意識到了問題的緊迫性和嚴重性,都曉得兩個部門主管必須坐下來,開誠布公,好好溝通。
只是,誰先啟動“破冰之旅”,兩人尚在觀望之中。
周一下午,各部門主管向吳湛作了一周工作匯報后,在走廊里,鄭伊叫住了“小杰”主管。
“杰里米,咱們必須聊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