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七八年級孩子溝通,更需要技巧

7-8年級,改變孩子一生的關鍵 作者:方舟


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大多數(shù)家長都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了,越大越難管了!”

其實,確切地說,并不是孩子不聽話了,也不是孩子難管了,而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了。家長與孩子缺乏溝通,就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家長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自然就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在這種狀態(tài)下,家長自然會覺得孩子不聽話。

除此之外,也是孩子的變化讓家長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管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尤其是進入初中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識進入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大約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孩子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家長說什么就聽什么,他們有了自己的思維,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事情。

面對孩子的這些變化,很多家長一時之間適應不了,再加上他們還在沿用以往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于是,便出現(xiàn)了下面的情況:

孩子這樣評價與家長的溝通:“與爸爸媽媽聊天真沒勁,他們要么就‘嗯、啊’兩聲應付我,要么就是我說什么他們都聽不懂,拿我當外星人一樣!”

家長則這樣評價與孩子的溝通:“讓他多穿點衣服,他嫌煩;讓他好好學習,他嫌煩;讓他早點回家,他嫌煩……真不知道什么才能讓他不煩!”

……

孩子跟家長分享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家長卻說孩子不務正業(yè),因此,孩子就會失去與家長溝通的積極性,以后有什么心事都不會向家長訴說;而家長天天嘮叨的那些內容,孩子又會感覺很煩,因此,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現(xiàn)象:親子之間除了學習,就沒有別的溝通的話題;而關于學習的話題,由于家長說得太多了,孩子很快就便練就了“左耳朵聽,右耳朵冒”的“神功”。

在這種狀態(tài)下,一種可悲的現(xiàn)象便產(chǎn)生了:家長與孩子同住一個屋檐下,但一天卻難得說上幾句話,更不用說做在一起聊天、談心了。

對于這些七八年級的孩子來講,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這一階段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在很多情況下,他們都需要成人為他們指引迷津,如果家長與孩子之間存在著溝通障礙,這些青春期孩子的人生道路就很容易會走歪。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接觸過很多這樣的事情:

有些孩子常常說父母不理解自己,因此陷入抑郁狀態(tài),甚至動不動就會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

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很好,平時也很聽家長的話,一直是家長口中的“乖寶寶”,但卻在家長毫無預感的情況下離家出走;

有些孩子因為與父母發(fā)生矛盾,就像那些所謂的“哥們兒”傾訴,結果在這些“哥們兒”的“幫助”下,孩子很快就學會了吸煙、喝酒、打游戲,甚至不惜去做違法的事情;

……

而教育學家的研究也表明,生活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青春期孩子走上歪路,主要是由于他們與家長缺乏溝通而引起的。

我曾在七八年級的班級里做過這樣的調查,我問這些孩子:“當你有心事時,你最愿意向誰傾訴?”結果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說愿意向朋友傾訴,或者向日記傾訴,也有一些孩子說愿意向老師傾訴,但卻很少有孩子愿意向家長傾訴。

看來大多數(shù)的青春期孩子與家長之間都存在很深的溝通障礙。由此可見,要想讓這些七八年級的孩子健康成長,并防止他們誤入歧途,家長們一定要在與孩子保持溝通上多下工夫。

在多年與這些青春期孩子接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覺到了,與他們保持溝通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家長們千萬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只要家長能夠拿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來與對待這些孩子,溝通障礙是可以消除的。當然,最完美的溝通境界是,讓孩子把家長當成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當然,這種溝通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長一步步去努力:

首先,要了解這些七八年級孩子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其次,家長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與自己交流;

再次,家長一定要學會幾種與孩子加深感情的溝通方法;

第四,家長一定要懂得這樣一個道理,與青春期的孩子較勁,永遠都是錯誤的選擇;

最后,在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時,家長一不小心就會“觸雷”,為了避免矛盾、沖突擴大,家長必須要掌握幾種溝通的技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