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講一個與上海有關(guān)的故事。
或者說,一個在上海謝幕的故事。
在我開始講故事之前,請你,忘掉張愛玲的上海,忘掉王安憶的上海,甚至忘掉安妮寶貝們的上海。在我的故事里,上海與格調(diào)無關(guān),與小資無關(guān)。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生活在上海的人,如果你每天都要往返在地鐵站之間,如果,你曾在人流高峰期經(jīng)過人民廣場站,你大概可以認同我的觀點。
在人民廣場換乘的時候,我想你大約會注意到通道兩邊的廣告。有一陣子有一個叫做《悅己》的雜志廣告,那幾句文案很得人心。
我沒有背景,我就是自己最好的背景。
愛就要勇敢表白,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一點點贅肉別緊張,楊貴妃照樣迷倒唐明皇。
常??梢钥匆姶掖易哌^的女孩子放慢了腳步去看,然后臉上浮出一點笑容。這是倉促生活里的一點小小可愛。當然,如今更吸引人的,也許是那個slogan為“上海沒有陌生人”的“屋里廂”老酒的廣告。上海沒有陌生人,也許就不是異鄉(xiāng)客。許多冷雨的黃昏,看那些紅的綠的紫的背景燈,映著那些文字和等車人的影子,仿佛也有點熱鬧。
梁靜茹的康師傅廣告。中華英才網(wǎng)。午后紅茶。一家快遞公司。
這些都是隱約的印象。云逸說,她偏愛文案好的廣告,哪怕構(gòu)圖簡單——文字的溫暖最能直達人心。雖然她自己做的是美術(shù)設(shè)計。
所以她會注意到那個“520我公益”的留言板。
那時候還是四月初。云逸剛剛接了一家公司的單子,每天在人民廣場換乘。她看到那個留言板的時候,上面已經(jīng)差不多寫滿。
有人寫,媽媽,明年給你換大房子。
有人寫,我愿世界和平,阿門。
幾個日本女生結(jié)伴走過去,好奇地打量著,用日語說,真有意思啊。
一個高大的西方男孩子在講電話,撞了她一下,她忘記他有沒有說對不起。
人潮洶涌。
新到的一班車到了,許多人跑起來。
而她停下,從包里拿出筆,在林林總總的字跡間添了一句話。
之城,我永遠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