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告訴孩子,他在為誰以及為什么而學習
四年級,不僅是孩子思維的高速發(fā)展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期,通過多年的教學和研究,我還發(fā)現(xiàn):四年級,還是孩子厭學情緒的高發(fā)期。
對此,很多家長也許會深有體會,到了四年級,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但會突然大幅度下降,而且還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討厭學習的情緒——他們討厭學習、討厭寫作業(yè),甚至對父母常說的“要好好學習”等話也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感。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
首先,這與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關。在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時候,孩子會更多地遵從家長和老師的意見。老師讓他們好好學習,他們就會努力地去學;家長要求他們力爭取得好成績,他們就會通過努力去取得好成績。這個階段的孩子,從不會去過多地想“為什么”,他們認為老師和家長的話就是真理。
但是,到了四年級,孩子的思維能力迅速發(fā)展,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他們開始思考:我為什么要學習?學習不好能怎樣呢?
另外,由于自我意識剛剛出現(xiàn),這時候的孩子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時,父母的叨嘮和命令不僅會令孩子感到厭煩,而且會給他們一種錯誤的信息:學習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他在為父母而學習。在這種錯誤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
當然,如果父母了解這一階段孩子思維發(fā)展的特點,能夠采取措施讓孩子明白,他在為自己而學習,并引導他找到學習的樂趣,那孩子就會動力十足地去學習。學習的動力明確了,他的學習成績將進入一個定型期。
其次,這與父母不了解小學階段知識的難度發(fā)展規(guī)律有關。在小學一到三年級期間,由于知識比較簡單,只要孩子努力,一般都會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但到了四年級,學習難度不斷加大,很多孩子都會感覺到對學習力不從心。然而,面對孩子學習成績的下降,很多父母不但不理解,反而常常用語言來刺激孩子:
“在小學一到三年級,你的成績一直都不錯,為什么到了四年級,成績會下降這么多呢?真是越大越?jīng)]出息!”
“說,你最近是不是總貪玩了?”
“一提到學習你就皺眉頭,你是不是跟學習有‘仇’呀?”
……
到了四年級,由于學習難度的加大,孩子本來就對日益吃力的學習狀況越來越?jīng)]有信心,如果父母還總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責、打罵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厭惡學習,從而產(chǎn)生很強烈的厭學情緒。
分析了這么多,其實,我只想給父母們傳達一種觀念:不管你的孩子正處于哪個年齡段,你要想教育好他們,必須提前了解他們的心理。
就拿四年級這個關鍵期來說,如果父母了解四年級孩子心理及思維發(fā)展的特點,肯定會提前向孩子灌輸“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這個觀念。這樣,對于思維正在高速發(fā)展的四年級孩子來說,這將會促使他們的成績穩(wěn)步前進,而不是厭學。
如果父母了解四年級學生知識的特點,從而對孩子多些鼓勵,少些抱怨;多些表揚,少些批評,那孩子得到的也一定是成績的節(jié)節(jié)攀升,甚至從此愛上學習。
……
那么,在孩子讀四年級之前,或者讀四年級的過程中,父母還應該提前知道哪些知識呢?或者說,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孩子呢?
方法一: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自從曉宇上學以來,曉宇媽媽就好像失去了自由。每天,她準時叫兒子起床、勸兒子穿衣服,不然他就會遲到;她要為兒子收拾書包,否則他會丟三落四;她要為兒子檢查作業(yè),否則他只會把作業(yè)應付完了就不管了……
但有一天,一位教育學家的話點醒了曉宇的媽媽。這句話是:“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你能一直這樣照顧他,直到他大學畢業(yè)嗎?”
這天晚餐后,曉宇媽媽很嚴肅地與兒子深談了一次。她這樣告訴兒子:“曉宇,長久以來,我為你的學習問題傷透了腦筋,但一直也沒有效果?,F(xiàn)在我決定了,讀書是你自己的事情,以后你起床、收拾書包、做作業(yè)這些事情,我都不會再插手了,你必須要學會自己為自己的事情負責?!?/p>
前面我們已經(jīng)講過,四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思考“他在為誰而學習”這個問題了,而父母錯誤的做法,往往會讓孩子產(chǎn)生誤解:他在為父母而學習。就像曉宇媽媽以前的做法,雖然每天她在曉宇的學習問題上,要花費大量的心思和精力,但曉宇并不一定會領媽媽的情。相反,當媽媽催他起床、給他指出作業(yè)中的錯誤時,他得到的是這樣的信息:他在為媽媽而學習。所以,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孩子的一切行為好像都是在向父母挑釁:我絕不會乖乖讀書。父母越逼著孩子去認真學習,越可能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拒絕學習、反駁父母的機會。在此時,更不用說孩子會有積極學習的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