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相遇的一刻,惜日微微閃躲,而明路也恍然間走了神……
面前的他,長得真的很像田惜日,難道,一切都弄錯了?當日彈琴的竟然是他?竟然是面前的李瑜,而不是田惜日……
還記得,那年秋天,他陪伴母親一起去山上大佛寺燒香祈福,母親祈福后,去聽住持撫遠大師講禪,他無聊之際,信步來到了寺廟的后山,放眼望去,只見一片蕭瑟暗黃。
秋天落葉紛飛,淡淡地透著悲涼。
這許多年,自從父王去世后。家族,從十三歲開始,這個沉重的字眼就背在了他的身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己被迫從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世子,到如今在官場中冷酷無情的明郡王,漸漸地變了,變得有時自己都不認識自己。如今,似乎除了名利和權勢,其他的都已入不了他的眼……
即使他有著高貴的血統,有著無比尊貴的姓氏,但卻無時無刻不是生活在無形而殘酷的刀光劍影中。在外人看來,他外表光鮮耀眼,實則只有自己知道需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才能持續(xù)這樣的光鮮,這樣的耀眼。而他似乎早已習慣。只是,眼前的情景,令他忽然疲憊。秋天,果然是個令人傷感的季節(jié),他竟然在此時此刻忽生了厭倦。
就在此時,一陣琴音淺淺飄來,四周寂靜,徐徐微風帶來了渺渺的琴音,恍然間猶如在天上飄蕩。琴音繚繞清揚,有種佛家的通透無為,竟令他原本的疲憊和厭倦消失得無蹤無影。身體放松下來,山風微涼撲面,隱約有種被救贖的感覺。琴音婉轉,漸漸地他心里某個地方被點燃起了微弱的光亮,緩緩地照亮了心中的晦暗。
幾聲洪亮的鐘聲響起,琴音忽斷,他驀然睜開雙眼,心中的蕭瑟,全已淡去。仔細去聽,琴音卻無,靜靜佇立等待,琴音依舊沒再響起。他忽然很想知道,彈琴的是何人?
他招來隨從去打聽,是誰在廟中彈琴?
不一會兒,隨從回來稟告,說是一個香客,但沒問出是誰。
明路想親自去會一會此人,卻聞那人已然下山而去。
佛家說無緣便不能相見,或許他與她真的無緣吧。當時并沒有執(zhí)意去尋那人。直到后來,機緣巧合下,隨從竟告訴他在街上遇到了當日山中寺廟彈琴之人,經確認竟是田府的二小姐田惜日。
田惜日?從那時起,他開始注意她。
田惜日是當今皇太后最喜歡的侄女,不僅貌美傾城,而且聰明慧潔,知書達理。雖是庶出,卻甚為得寵,因其貌美,艷冠京城,所以被譽為京城第一美女。而他喜歡美女,尤其是聰慧且有身份的美女。
關于她的故事很多。
聽聞,曾經有一位名門公子為見她一面,不惜借田大人生辰之際,下重金收買了田府的下人,偷潛入田府。傳說當日,這位名公子在見過田惜日后,竟從此得了相思病,茶不思飯不想,最終竟然為了她變成癡傻。
有一段時間,這個故事,被坊間傳為佳話。戲園子還排成了戲,吸引了許多人去聽,他也去過,自從那時開始,便對田惜日更加地好奇起來,她真的有那么美嗎?
她的傳言很多,但都只是聽聞,他從沒有真正見過,只因聽了那一次琴音,便對她產生了好奇。這種想法隨著時間的積累越發(fā)地不受控制。不知何時,他開始會出神地想象她的樣子,甚至在一個午后,他竟然畫出了想象中的她,直至連夢中都開始有她……
可他一直沒有見過她,不是不想,卻是不敢。怕見到了,這份莫名的感覺就消失了,怕見到了,終究會以失望收場,更怕見到了,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他小心仔細地收藏著這份心思,從不讓任何人知曉。
但,突如其來的改變就發(fā)生在兩年前。
還記得,兩年前襲郡王索閣回京,那晚夜宴前,在宮中后花園中偶然間聽到田貴人的貼身小太監(jiān)說圣上有意將田貴人的妹妹許給襲郡王索閣。
田貴人的妹妹之一,不正是田惜日?!給索閣,除了田惜日還會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