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甜味食品中幾乎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漿做成的甜味劑,比如甜點、餅干、零食、飲料。對于一些人來說,如果每天攝入100克以上的白糖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營養(yǎng)學家們推薦的每日攝入白糖總量大約為30~40克,即不要超過每日攝入總碳水化合物的10%。
大量吃甜食雖然有害,但如果少量并在合適的時候食用,對健康也具有一定的好處。比如,血糖濃度降低的時候,少量吃糖可以緊急補充。低血糖患者饑餓時會感到眼前發(fā)黑、四肢發(fā)軟,最好的辦法就是馬上喝一杯糖水。不好好吃早飯的人,臨近中午時常會感到昏昏沉沉、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能力下降,這時如果吃點甜食,就能快速恢復大腦功能。
此外,運動醫(yī)學研究證實,運動員在劇烈運動前如果補充少量含糖飲料,可以幫助他們提高運動成績;運動之后及時補糖,可以消除疲勞。普通人如果在洗澡前、饑餓時、需要提高注意力時少量吃糖也有好處。
小知識:
30~40克的白糖是什么概念呢?
在人們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1罐可樂約含糖37克,3小塊巧克力約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約含糖10克,幾塊餅干約含糖10克……如果不加注意的話,30~40克糖的數(shù)量限制非常容易突破。
延伸閱讀:吃哪種糖最健康
雖然糖有很多危害,但我們生活中也不能離開糖,否則很多食物會變得寡淡無味。其實吃什么糖是可以選擇的,如果希望在甜食和健康之間找到平衡,在這里建議最好吃以下幾種糖:
紅糖——也叫“黑糖”、“褐糖”,含有較多的鐵、鈣、鉀、鎂等礦物質,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有利于人體內(nèi)酸堿平衡。中醫(yī)認為,紅糖有活血散淤、溫中散寒等作用。但是紅糖性溫,經(jīng)常上火、口干舌燥的人應當少吃。
低聚糖——如低聚果糖、低聚乳糖、低聚異麥芽糖等。它們的熱量很低,具有“調(diào)整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有的被稱為“雙歧因子”,能促進體內(nèi)有益菌的生長,抑制腸道致病菌和腐敗菌增殖。
糖醇類甜味劑——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麥芽糖醇等,甜度略低于白糖。它們能量低、不會引起齲齒、不升高血糖,屬于健康甜味劑。但每天的食用量最好別超過20克,因為它們會促進腸道蠕動,過量食用能引起輕度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