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元旦上午10時,孫中山坐滬寧線專列花車起行,上海各界、人民代表相送者萬余人。下午5時抵南京下關(guān),長江江面的軍艦上,也傳來了二十一聲隆隆的轟響。南京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插著五色旗、十八星旗、青天白日旗;街頭上還有商民們用松柏枝扎成的彩門,貼著紅綠紙花和各種標語,懸著各色的彩燈。
各方面的部隊都挑選出了最整齊的衛(wèi)隊,列隊在南京兩江總督衙門口。軍樂隊變換著隊形,吹奏著歡快激昂的樂曲。各省代表,各個團體的代表濟濟一堂。南京城沉浸在革命勝利的狂歡里,如今又迎來了萬里歸來的革命領(lǐng)袖。人們都在急切地議論著、期待著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誕生。
南京臨時大總統(tǒng)府的大禮堂內(nèi),一片莊嚴肅穆的氣象。由十七省代表會議,用不記名投票方式選舉出來的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今天就要在這里宣誓就職了。
臨時大總統(tǒng)府設(shè)在南京城內(nèi)原兩江總督衙門,即太平天國時的天王府。
半個多世紀以前,廣東花縣的洪秀全,帶領(lǐng)數(shù)十萬揭竿而起的民眾,橫掃江南十余省,在這里建立了他們理想中的天國。這一重一重深邃開闊的廳堂,就是他們建筑起來的。可是,他們在這里只住了短短的十一年就敗亡了。今天,另一位廣東香山縣出生的革命家孫中山,又來到了這里。他們懷著比前人更明確的目標和理想,他們誓言要摧毀整個封建專制制度,在中國的大地上第一次建立起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自由的、民主的國家。
1912年元月1日,即清宣統(tǒng)三年11月13日,中華民國元年元月1日,海關(guān)上的標準鐘剛剛敲過八點,南京下關(guān)獅子山、幕阜山、雨花臺等各處要塞的炮臺和長江中各兵船炮艇上的大炮,就一起轟鳴起來。
與此同時,二十一響禮炮,隆隆地在這虎踞龍蟠的美麗的江城上空滾動著,回蕩著,宣告了大總統(tǒng)就職儀式的開始,宣告了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黎明前的黑暗眼看就要到了盡頭,江南江北的人抱著各自不同的心態(tài),等著聽新民國的第一聲啼聲,響亮于東亞大地之上。
晚11時,總統(tǒng)府的大禮堂內(nèi),燈火輝煌,擠滿了人。鄂、湘、滇、桂、粵、贛、閩、皖、蘇、浙、川、陜、晉、冀、魯、豫、奉十七省代表,各國駐南京領(lǐng)事館領(lǐng)事,南京軍政商學各界代表,都屏聲息氣,靜靜地坐在禮堂的座椅上,傾聽孫中山的就職誓詞:
顛覆清朝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于國,為眾服務(wù)。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nèi)無變亂,民國卓立于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tǒng)之職。謹以此誓于國民。
作為中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總統(tǒng),經(jīng)由各省代表選舉產(chǎn)生,并在就職時宣誓服從國民的公意,這一壯舉,打破了歷代皇帝“受命于天”君臨天下的君主專制傳統(tǒng)。
孫文在歡呼聲鞭炮聲里走下臺來,與鼓掌恭賀的各會議代表、政府組成人員握手,互賀中華民國成立。
當握到黃興的手時,黃興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孫文也心潮起伏,兩個人的四只手握在一起,良久無言。
黃興說,“總理,我們終于盼到了這一天,民國今日成立了,你是民國的大總統(tǒng)了?!睂O文將黃興的手緊緊攥住,說:“克強,我們走到今天了,但清朝還未覆滅,還需要你繼續(xù)助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