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jié) 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

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 作者:林華民


新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更新觀念、轉變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與學的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重建學校管理與教育評價制度。

人們常說,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觀念主宰命運。既然觀念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觀念的轉變就足以改變一位教師的命運,影響這位教師所教學生的一生。

在1998年的一次省級高中教學研討會上,我向數十位一線教師介紹了自己“一節(jié)課只講授22 5分鐘以內”的觀點,一位老教師提出質疑:“請問林老師,我每節(jié)課45分鐘拼命地講,都無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書,不知你是怎樣用這么少的時間教完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這位老師所提的是如何 教 完它,而我所說的是如何教學生 學 完它。”這里的“教”與“學”,一字之差,折射出的卻是兩種不同的教育觀念。

中國的教師是世界上最自信的教師,他們中的許多人都相信教材是用來“教”的,而不是教學生學會使用和自學的。有一位中學數學教師在上課時發(fā)現有位學生沒有聽講卻在看書,就問這位學生:“你為什么上課不聽老師講呢?”學生答道:“我聽不懂,想看看書。”老師非常氣憤地指責道:“你聽都聽不懂還想看懂?”然后向講臺方向走了幾步,回過頭來補了一句:“簡直不可思議。”在這位老師心中,書只有通過老師教學生才會懂,學生自己如果能夠看懂,則是不可思議的。

所謂轉變方式,即轉變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方式。教的方式的轉變,其目的也是為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次課程改革,我國借鑒了美國自19世紀末就開始的,現正被其大、中、小學大力提倡的“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和“以項目為中心的學習”的成功經驗,引入了“研究性學習”這一新課程。其意義就在于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自主決策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導學生關注人類面臨的大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以及對人類、對社會的責任感。不僅如此,這次課程改革還希望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乃至生存環(huán)境,把中國中小學生從“課堂上被動地聽老師講,課堂外埋頭于書本,專心做大量與實際生活嚴重脫離的練習”中擺脫出來,從過于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走出來,還給他們應有的自由時空,讓他們快樂健康地度過青少年時期,讓他們睜開眼睛看自然界、看社會、看生活。

所謂重建制度,即重新建立學校管理制度與教育評價制度。這里所說的教育評價制度,包括政府對教育部門、社會對學校、教育部門對學校、學校對教師、家長對老師、老師對學生乃至社會對人才的評價等。不過,制度是一種文化的產物,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只能繼承與發(fā)展,提“重建”有點過于激進,有可能被執(zhí)行者錯誤地理解而造成嚴重的后果,比較恰當的提法應當是“改革”制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