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中,強調的是團體比較,許多大人總認為“別的孩子能,為什么你不能”,過于強調團體競爭的結果就是,許多孩子經常感受到失敗和挫折,因而容易喪失自信心。團體比較及外在獎勵使孩子處處都要跟別人比較,要靠成績贏過別人來博取老師、父母的認同,因而孩子的學習動機是外在的。有的孩子經歷過多的挫折和失敗后,容易認為自己不行、自己不夠好、不可能受到老師父母的贊美,結果外在動力消失了,追求好成績的意愿就降低了,原有的一些能力也就漸漸消失了。
筆者曾經訪問過一個資優(yōu)班,資優(yōu)班老師看到我來訪,很高興地說:“蔡教授,您能來看我們太好了!您知道嗎,我們?yōu)橘Y優(yōu)班努力了3個月了!”見老師這么認真,我真的很感動。但另一方面,我也想了解學生們的看法,于是找了學生來座談,學生看到我仿佛看到救世主一般,他們急切地說:“蔡教授,您來看我們真是太好了,請您救救我們!您知道嗎,我們每天都要考試,每次考試都公布排名,如果考差了,老師就不斷地說我們資優(yōu)生怎么考這么差,連普通班學生都不如!”考試公布排名,其實就是宣判不屬于前幾名的學生們:“你們不行!你們太差了!”因此,每次考試,大多數(shù)同學都感到失敗、挫折,即使是資優(yōu)生,也一樣挫折連連。
筆者撰寫本書時,正是利用休假赴美國康乃狄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初二的孩子也隨同在康州一所初中就讀。從教育的觀點來看,我發(fā)覺美國的教育制度比較重視個人的比較。當然學校也有不少考試,但考試方式多樣化,不限定紙筆測驗,筆試與其他作業(yè)、作品、表演、發(fā)表和討論等都是評估的依據(jù),評估之前老師會給出評分的依據(jù),學生根據(jù)要求準備妥當后去應試。評分之后,老師會把學生叫到面前,給他看自己的成績,也會指出孩子表現(xiàn)不錯的地方。學生通常不會知道其他同學的分數(shù),他們強調的是學生自己與自己比較,而非與其他同學競爭。除非正式代表學校參賽,獲獎同學的獎狀才會公布在宣傳欄上,或作品做得很好,值得同學學習、欣賞的才會貼在教室或放在走廊櫥窗里,否則一般學習是沒有成績排名或分數(shù)壓力的。
值得一提的是,老師的評價也重視孩子的努力程度:對于聰明的學生,如果其努力程度不及應表現(xiàn)的水平,雖然作品也許做得比資質差的同學好,但分數(shù)不見得比資質差的同學高;如果能力不是很好但仍看得出來很認真努力的學生,老師評分時便會給出較高的成績。學生如果在學校表現(xiàn)不錯,老師也會寫信給家長,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得很好。
每個孩子能力不同,不能以是否“贏過別人”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及努力的程度,即便是資優(yōu)生,也不見得樣樣優(yōu)秀。資優(yōu)生在有些領域的能力不如普通班學生是很正常的,如:有人讀書很棒,體育卻不行;有人計算機、數(shù)學很精通,其他功課卻很普通;也有人體育方面樣樣比他人強,功課卻一塌糊涂。如果過分強調競爭,就一定要贏別人才是好學生,結果贏不了的人就很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即使他們有能力也沒有發(fā)揮的動力,甚至還有初中學生因嫉妒同學成績好,而自己老是贏不了他,就憤而拿刀將同學捅成重傷的事件。
處在今天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里,學校難免也要提供機會讓學生與別人競爭,而競爭也是激發(fā)其潛能的一種方法,因此學校不必完全排除競爭,重要的是避免競爭的消極影響,如只有考試前幾名的學生才算好學生、考輸了就全盤否定、考試的目的在于贏別人、成績排名決定人的價值,以及公布排名施予學生壓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