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節(jié):零食記憶(2)

純粹的七零八零童年回憶錄:絕對童年 作者:黑先生


在那個經(jīng)濟欠發(fā)達的年代,留下了很多有關(guān)零食的甜蜜記憶,值得我們一一回味。

1 . 話梅粉

這是一種裝在小塑料袋里的、酸酸甜甜的白色粉末,一袋一毛錢。撕開袋口,里面有一把塑料小匙。匙把兒是孫悟空、豬八戒形狀的卡通人物。下端有個小勺兒,是專用來挖話梅粉的。同學(xué)們都是一小勺兒、一小勺兒很斯文地挖著吃,而且每次只吃半袋兒。余下的半袋兒扎好了,下次再享用。全班只有朱大輝不這樣,因為他的零花錢很多,據(jù)說他每年的壓歲錢都存在銀行里生“娃娃”。朱大輝站在講臺上,向大家展示富人的生活方式:瀟灑扯開一袋話梅粉,小匙拿出來,嘴唇銜住話梅粉袋口,一仰脖,全部倒嘴里很過癮地咀嚼。另外,他的文具盒里有各種顏色的話梅粉塑料匙,包括《西游記》人物全套和《八仙過?!啡宋锶?。

2 . 什錦水果糖

鄰居趙大勇小我一歲,平時很喜歡笑,一笑就露出了兩排黑黑的米牙。趙大勇驕傲地說:“我的牙,是吃糖吃出來的?!眲e看他瘦得像個小雞子,但吃糖時卻特別有戰(zhàn)斗力。而且,趙大勇當(dāng)時就開始標(biāo)榜自己的追求和品位,他宣稱此生只愛一種糖——什錦水果糖。那是一種方塊硬糖,包著什錦字樣的糖紙,有各種水果口味。我每次都是嗍著吃的,但大勇只需嗍一分鐘,糖稍微化了點兒,他就嘎嘣嘎嘣咬碎了吃。小黑牙還真有勁兒。

3 . 江米蛋兒

谷老頭兒平板車上擺著兩大袋兒江米蛋兒,有大米花的,也有小米花的。臺球那么大個的賣五分一個,乒乓球那么小的一分一個。味道甜甜的。

谷老頭兒的孫子谷玲東,是我們班年齡最大的同學(xué)。他常常偷他爺?shù)慕椎皟?,有時候也分給大家吃。谷玲東說:“大江米蛋兒我兩口一個,小江米蛋兒我一口兩個”。他還給大家演示,腮幫被撐得滾圓滾圓的。

4 . 芝麻糖

芝麻糖算是一種風(fēng)俗小吃,每年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時,家家戶戶都要吃芝麻糖(也叫灶糖)。好的芝麻糖又脆又甜,還不粘牙,便宜的會甜得發(fā)苦且粘牙。一包芝麻糖里會裝十多根,售價好幾塊。所以除了過年,平時很難吃到。老梁打開思路,“化整為零”銷售,一根芝麻糖賣到三毛錢,依然暢銷。

5 . 棉花糖

一天中午放學(xué),我和好朋友韓鵬舉一起回家。當(dāng)我們走出校門時,看到好多人在圍著一輛自行車。一個大人在一臺機器上纏繞著什么。車把上插著碩大的白毛毛球。有人說:“呀,這就是作文書上說到的棉花糖啊”。這一團松松軟軟的白色糖絲,居然要五毛錢。我和鵬舉都沒吃過,看上去還挺好看。于是我出三毛、鵬舉出兩毛,兩人合買了一根棉花糖。他一口我一口,一直吃到了家門口。黏黏的糖絲入口就化。不過糖精放多了,甜得發(fā)膩。我回到家中,立刻灌了半水舀兒涼水。

6 . 江米糕

每年春節(jié)唱大戲前,北二街的老王頭兒要開始準(zhǔn)備賣江米糕的事兒。江米糕是由黃色、紅色的玉米糝大顆粒兒做成,被糖稀粘在一起,疊成大方塊兒。江米糕甜甜的,粘手不粘牙。

老王頭兒在自行車后座上固定一塊帶邊兒的木板,鋪上白色的布,綁上江米糕。車把上掛一把秤、一根鋸條。江米糕論兩稱賣的,五毛錢也就買撲克牌大的一塊兒。王老頭兒年輕時做過木匠,這從他用鋸條鋸江米糕的表情可以依稀看出,搖著腦袋很享受的樣子。鋸好后放在秤盤上一稱,每次秤都給得高高的。王老頭兒說:“五毛五。算了,收你五毛?!?/p>

7 . 鞭炮糖

鞭炮糖是一種透明塑料紙包裝的紅色黏糖,一毛錢十個。軟軟的紅糖條有牙簽?zāi)敲撮L,火柴棍兒那么粗。一排拎起來很像紅色的鞭炮,因而得名。吃的時候,要先咬開塑料紙,將里面的紅色糖條擠出來。糖條很甜,但有點粘牙,嚼起來很費力,專治牙癢。

8 . 米花

還記得街邊的爆米花攤兒吧。一個老漢,一口架在炭爐上的可旋轉(zhuǎn)密封鍋,一個手拉風(fēng)箱,一個黑布袋。當(dāng)聽到“呯”的巨響時,米花就新鮮出爐了。這種米花并不是很甜,也不帶奶油味兒,但很耐嚼,越吃越香。二震家每次都爆很多的大米花和玉米花,分裝在小的透明塑料袋里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